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胡元坤在2007農業產業年會上的發言
很高興有機會參加中國農業行業國際論壇。按照論壇的安排,我簡要介紹一下中國種植業發展現狀和前景展望。講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中國種植業發展的主要成就
近年來,中國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統籌城鄉發展的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出臺了一系列直接、有力的支農惠農政策,包括取消農業稅、特產稅和牧業稅,對農民實行種糧補貼、農作物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在這些方針政策的指導和帶動下,中國種植業發展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好形勢。概括起來,主要有六個方面的成就:
第一,糧食生產實現恢復性發展。從2004年開始糧食保持連續增產的良好勢頭,扭轉了前5年持續下滑的局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增加。2006年達到15.82億畝,2004到2006年三年累計增加9119萬畝。二是單產連創歷史新高。2006年畝產達到314.4公斤,三年累計提高25.6公斤。三是總產增加較快。2006年達到9950億斤,三年共增產1337億斤。今年有望實現連續四年增產,糧食產量有望超過1萬億斤。
第二,經濟作物持續穩定增長。2006年棉花產量達到675萬噸,糖料產量達到1.1億噸,均為歷史最高水平。油料單產連續三年突破歷史。與此同時,蔬菜、水果、茶葉、蠶繭等經濟作物單產提高、總產增加、品質優化、出口穩定增長。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保持協調發展,這在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第三,區域化生產格局初步形成。優勢產品生產在空間上日益集聚,出現了一批獨具特色、優勢明顯的專業化生產區域。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四大糧食作物九大優勢產業帶初步形成,面積分別占全國的86%、92%、62%和53%;棉花已形成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和西北內陸三大棉區,面積占全國的98%;長江流域油菜產業帶面積占全國的85%;桂中南、滇西南、粵西三個甘蔗產業帶面積占全國的89%;渤海灣和西北黃土高原兩大蘋果產業帶面積占全國的88%;長江上中游加工甜橙、贛南-湘南-桂北鮮食臍橙和浙南-閩西-粵東寬皮柑橘三個柑橘產業帶占全國的面積達到49%。
第四,園藝產品競爭力不斷增強。中國園藝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明顯競爭優勢。入世以來,園藝產品出口快速增長。蔬菜、蘋果汁、橘瓣罐頭、食用菌、番茄醬等已經成為出口創匯的主要產品。2006年園藝產品出口創匯85.5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2倍,實現貿易順差76.2億美元,成為貿易順差最大的一類農產品。
第五,發展方式轉變取得新進展。通過積極推進資源集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發展,種植業發展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一是優良品種應用面積進一步擴大。四大糧食品種綜合優質率達到61%;抗蟲棉推廣面積占棉花總面積的70%;“雙高”甘蔗、“雙低”油菜比重分別達到90%和80%。二是農業投入品利用率進一步提高。高效施肥、高效施藥和農田節水等技術得到大面積應用,不僅有力地促進了節本增效,而且對保護生態環境也起到了積極作用。目前,以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為主的高效施肥技術應用面積已達到6.4億畝,相當于全國三分之一的耕地面積。三是鮮食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一步改善。通過不斷完善例行監測、動態管理、產品認證和質量可追溯制度,蔬菜、水果、茶葉等食用園藝產品農藥殘留得到有效控制。
第六,種植業功能日益拓展。一方面,種植業作為農業的基礎產業,保障有效供給、促進農民增收等功能得到進一步強化。另一方面,種植業在生態保護、觀光休閑等方面的功能日益顯現。在一些大中城市郊區,種植業已成為城市的綠色屏障,觀光農業已成為農民增收新的增長點。
二、中國種植業面臨的突出問題
盡管中國種植業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總體上看,還處于傳統種植業向現代種植業轉變階段,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資源約束日益趨緊。資源緊缺是中國的基本國情。近年來,隨著人口增加和經濟發展,農產品需求不斷增長,而與此同時,耕地和水資源的矛盾更加突出,成為制約種植業發展的突出問題。耕地的主要矛盾是總量不足和質量下降。我國人均耕地面積為1.39畝,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而且呈逐年減少趨勢。現有耕地2/3為中低產田,存在養分失衡、肥效下降、退化嚴重等問題。水資源的主要矛盾是總量不足、分布不均和利用率不高。我國人均水資源不足20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常年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淮河以北地區耕地面積占全國的近2/3,擁有水資源量卻不足全國的1/5。與此同時,由于水資源利用效率不高,農業灌溉水每立方米平均生產糧食1公斤,每畝每毫米降水生產糧食0.5公斤,均僅為發達國家水平的一半。
二是農業災害威脅加劇。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之一。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氣象災害和病蟲害嚴重發生,對種植業生產的影響呈加重趨勢。氣象災害方面,常年農作物受災面積7億多畝,約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1/3,成災率50%左右,因干旱、洪澇、臺風、低溫凍害等氣象災害損失糧食1000億斤左右,農業直接經濟損失1000多億元。據我部統計,2004年中國因氣象災害損失糧食610億斤,2005年達到690億斤,2006年增加到894億斤,今年1-9月份就達到890億斤,同比增加163億斤,因災損失糧食呈逐年加重趨勢。病蟲害方面,常年病蟲害發生面積超過50億畝(次),如不進行有效防治,產量損失可達40%以上。盡管近年來加大了病蟲害防治力度,但每年因病蟲害損失糧食仍達500億斤以上。隨著氣候變暖趨勢不斷加快,災害發生形勢將更加嚴峻,加之我國農田基礎設施薄弱,生產的風險和不穩定性將進一步增加,給種植業可持續發展帶來新的挑戰。
三是勞動力素質不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從事種植業生產的農民文化程度低。農村勞動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約占90%,接受過系統農業職業技術教育的不足5%。近年來,隨著輕壯年勞動力大量進城務工,許多文化程度較高的青壯年離開農村,留在農村的大部分是婦女和中老年,從事種植業生產的勞動力素質呈下降趨勢,制約了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其次是種植業生產的兼業化趨勢明顯。隨著進城務工的農民不斷增加,出現了部分務工農民同時兼營農業的現象,由此導致的問題是,這部分農民往往經營比較粗放,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都得不到有效提高。
四是科技進步亟待加快。在資源日趨緊張、需求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種植業生產的集約化水平。目前,中國農業科技貢獻率僅為48%,比發達國家低近30個百分點。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技術成果不足,產前、產后、產中等技術集成配套不夠。其次是轉化應用能力不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不健全,機制不活、隊伍不穩、保障不足,加之農村勞動力素質不高,影響了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
五是生產組織化程度低。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生產經營,是中國最主要的生產組織形式。全國平均每個農戶經營土地規模僅為8畝,這種小規模的分散經營嚴重制約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已經越來越不適應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隨著農業市場化程度提高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加快,提高種植業生產組織化程度的要求越來越迫切。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推進組織制度創新。但是現實的情況是,農戶與市場的連接機制還不完善,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民的能力還比較弱,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發育還不健全。目前,參加農業產業化經營和加入專業合作社的農戶比例分別僅為35%和13%。
三、中國種植業發展前景展望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種植業是農業的基礎。保持種植業持續健康發展,對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種植業發展正處于傳統種植業向現代種植業的轉變時期。加快種植業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現代種植業發展,這是我們面臨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歷史任務。
在轉變種植業發展方式過程中,有三個方面的任務:一是保障有效供給,二是打牢發展基礎,三是促進協調發展。
--保障有效供給。確保糧棉油糖等大宗農產品有效供應。首先是確保糧食安全。堅持立足國內、基本自給的方針,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強化政策支持,穩定播種面積,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單產水平,改善品質結構,增加種糧效益,確保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其次是穩定原料作物生產。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提高單產,改善質量,保持棉花、糖料、油料等原料作物合理的自給水平。再次是保障園藝產品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改善品種結構,提高產品質量,滿足國內多樣化、優質化需求,同時努力開拓國外市場,保持蔬菜、蘋果、柑橘等優勢園藝產品出口快速增長。
--打牢發展基礎。著力推進科技創新,力爭在新品種培育、重大有害生物防控、節本增效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穩定提高種植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種植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加快制訂和修訂相關標準,使良種、耕作、施肥、加工、包裝等都做到有標準可循,提高種植業生產的標準化水平。大力扶持產業化龍頭企業,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名牌產品和名牌企業。積極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提高種植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和專業化水平。
--促進協調發展。針對人多地少、水資源緊缺的基本國情,要充分考慮資源的承載能力和配置效率,合理確定區域布局、作物結構和品種結構。大力推廣節肥、節水、節藥、節工等節本增效技術,提高種植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強防災減災能力,減少因自然災害導致的產量波動,增強種植業發展的穩定性。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農業,實現種植業與自然協調發展。
圍繞上述任務,我們認為,應從以下七個方面推進現代種植業發展:
一是完善扶持保護政策。種植業生產比較效益相對較低,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較高,要保持種植業長期穩定發展,必須根據生產、市場和效益的變化,及時完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增強支農惠農政策的系統性和針對性,切實保持農民的合理收益,更好地發揮政策引導生產的作用。應在鞏固、完善、強化現有各項政策的基礎上,總結、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及時研究制定新的支持政策,逐步構建適應現代種植業發展的政策支持體系。
二是合理保護利用加強資源。按照確保2020年耕地面積不低于18億畝的目標,實施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強耕地保護的執法力度。加大國家對耕地質量建設的投入,加快中低產田改造,提高耕地產出能力。建立耕地質量動態監測網絡及預警系統,加強對耕地質量變化的動態監測,為開展耕地質量建設提供依據。加快農田節水、測土配方施肥、高效施藥等節本增效技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三是加快種植業科技進步。通過項目帶動和機制創新,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推進農科教結合、產學研協作,建立“課題來源于實踐、成果應用于生產”的科研機制。加強重大技術攻關,力爭在新品種培育、植物病蟲害防控、生態環境建設、資源高效利用、關鍵農業設施和主要生產環節農機裝備研發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通過政策引導、項目帶動、示范展示等方式,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步伐。針對種植業勞動力素質下降的現狀,切實抓好先進實用技術的培訓,努力培養一大批適應現代種植業發展要求的新型農民。
四是增強防災減災能力。完善防災減災應急預案,及時發布災害預警信息,指導災區落實各項災害防御措施。加強災后恢復工作,努力彌補災害損失。積極開辟水源,建設農田排灌設施,增加有效灌溉面積,推廣實用抗災技術,增強抵御災害能力。根據災害發生規律變化,調整作物布局和種植制度,變被動抗災救災為主動防災避災。堅持“預防為主,防控結合”的病蟲害防治工作方針,加強監測預警,加大防治力度,最大限度減輕病蟲害損失。加快構建新型病蟲害防控體系,大力發展多元化、社會化、專業化病蟲害防控服務組織。
五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圍繞提高土地產出率,加強田間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以土地平整、溝渠配套、地力培肥等為主要內容的標準農田建設。圍繞提升綜合生產能力,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良種繁育、病蟲防控、地力監測、農田節水等設施。圍繞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強農機裝備條件建設,加快技術和機具研發,提高農機裝備數量,推進小麥、水稻、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
六是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發揮資源優勢,優化區域布局,大力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種植業產品。加強生產過程控制,推行全面提升種植業產品標準化生產和標準化加工,加工的標準化水平提高種植業產品品質和質量安全水平。借鑒工業化營銷理念,積極培育知名品牌,推行訂單、配送、期貨等現代營銷方式,努力開拓國內國外市場。
七是創新生產組織制度。通過土地流轉、合作經營等多種方式,促進土地、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適度集中,擴大單位生產規模。穩定農業技術推廣隊伍,強化公益性職能,強化服務手段,創新服務方式。以農技推廣隊伍為主體的公益服務,積極倡導鼓勵發展各種以社會化服務組織,中介組織為主體的市場服務拓展服務領域,提高服務水平,提供市場化服務。,引導和和扶持農民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社,充分發揮合作社在提供生產服務、溝通市場信息、促進產品營銷等方面的作用。要引導和鼓勵龍頭企業通過建立生產基地、發展訂單農業等形式,與農民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