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在手,走遍校園”早已經不再是個口號,在教育部建設數字化校園的要求下,主要的傳統一卡通機具和集成廠商紛紛開始傾力在校園市場,尤其是集中在高校市場推廣一卡通系統建設。據了解,目前部屬和省屬的院校都已完成校園一卡通建設,55%-60%的高校校園也完成了系統改造。
盡管傳統的一卡通市場已先行發展,但是隨著手機射頻技術推廣和發展,“一機在手,走遍校園”的理念也開始變得不再陌生。加之高校市場歷來是各運營商高度重視、積極布局的戰略市場,因此我們看到,從今年開始,各大運營商紛紛投入到校園一卡通市場的爭奪中,都試圖以一卡通作為切入教育行業的切入點,尤其是進入高校教育市場的突破口。
那么現在的高校一卡通市場競爭現狀到底怎樣呢?
筆者前不久通過與幾家傳統一卡通企業的溝通中了解到,目前高校一卡通市場存在以下幾個特點:
1、市場比較集中,地方割據嚴重
多年的市場競爭淘汰了大多數中小一卡通機具廠商,以新中新、新開普等為代表的高校一卡通機具廠商“快魚吃慢魚”,迅速占領主要市場,并以專業的形象樹立了很好的行業口碑,據了解,目前Top6的機具廠商已經占據了80%的存量市場的份額。此外,由于高校一卡通系統建設相比企業而言,要更為復雜,追求個性化,強有力的本地化運營和支撐團隊這時就顯得無比重要,因此傳統的高校一卡通市場也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地方割據現象,比如廣東智慧在廣東局部地區的市場份額可以達到80%。
2、高校一卡通被看作產業蛋糕里的奶油層部分,投資主體十分廣泛
傳統一卡通初期投資建設成本較高,但是這并不影響此系統在高校市場的高歌猛進,究其根本還在于投資建設模式還是相對比較豐富,投資主體也相對廣泛。
由于校園一卡通建設直接給學校和學生帶來了諸多方便,加上符合教育部數字化建設的號召,許多部屬和省屬高校都愿意拿出錢來投資建設,以學校為主體的投資建設方式也成為一卡通的主要發展方式,尤其是對信息化建設資金比較充沛的高校。
直接受益者除了學校之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銀行。據了解,06年以來,很多傳統一卡通都是由銀行投資建設的。那么,銀行為什么要這樣做呢?站在銀行的角度想一下,高校也可以說是信譽最好的用戶,銀行拿下一個高校“一卡通”項目,就可以把消費帳戶綁定在自己的行內,無形中吸引了大量學校對公業務和個人資金儲蓄的沉淀資金,同時獲得理多的機會來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直到09年6月,?到09年6月,銀監會發文要求銀行不得再投資建設校園一卡通項目,這種以銀行投資或銀行與學校共同投資建設的模式才偃旗息鼓。
此外,電信運營商投資建設的模式近年來也逐漸流行起來。高校學生平均ARPU已經達到60元/月,高于全網平均水平,而且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不斷擴招,高校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目前在校學生超過2000萬,每年有600多萬的固定增長空間,按照目前消費情況測算,每年可以為電信運營商帶來47億元的收入增量。
正是基于此,很多電信運營商為了捆綁和爭奪這部分優質客戶,紛紛參與各高校的一卡通投資建設。
除此,比較激進的電信運營商還開始拋出“話費分成”的橄欖枝,意圖吸引更多的代理商幫助其發展市場,這也催生了另一類投資主體——社會運營商。這一類群體主要由傳統的一卡通機具廠商組成,他們投資建設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獲得沉淀資金,發展用戶與運營商話費分成。
3、產業鏈發展成熟,市場分工相對明確
幾年的發展,產業鏈的各參與方逐漸明確了分工界面,上游機具商開始更注重品牌、產品研發、技術服務及銷售通路的建設。而下游集成商主要負責現場施工和后期維護。其中,機具廠商由于與學校維持了有良好的客戶關系,技術門檻也較高,很多機具廠商有全國內的渠道營銷團隊,因此在整個產業鏈中占據主導地位;而集成廠商則多為本地化運營,由于技術門檻低,繁雜眾多,對產業鏈的影響也偏弱。
由于分工的不同,各環節的利潤來源也不同,其中,機具廠商主要以設備收入和賣卡為主,而系統集成商雖然收入來源比較多,但總量和毛利率都比較低。
本文來源:研究院產業市場所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freereport/40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