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電網提出盡快建設智能電網的時候,許多相關產業便已經行動起來,而五金電器行業在這一輪的交戰中,搶到了智能電網的新一輪制高點。
日本核電事故引發全球核電變革推進智能電網發展加速起航
回看前段時間的日本核事件,導致“核危機”緣由很多:技術專家過于自信、對風險估計不足、缺乏應急預案、技術更新不及時等,此刻再拿出來討論未免顯得“馬后炮”,總之,教訓是慘痛的,但這給全球核電及
經濟都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是事實存在的。
此次事件后,各國陸續重新對核電產業進行了調整或戰略規劃。近日,瑞士發布消息稱決定逐步放棄核能發電,其境內的5座核電站到達最高使用年限50年后都將停止運行,這意味著2034年之前,該國最后一座核電站將關閉。德國方面也傳來消息,表示2022年前將關閉所有核電站,根據這一計劃,德國將于2022年前徹底放棄核能發電。棄核計劃的背后,展現了德國政府致力于
清潔可再生能源的決心之大與計劃之宏偉。
據了解,在宣布2022年關閉核電站的同時,德國執政聯盟還公布了另一份雄心勃勃的
新能源計劃,包括大力發展
風能、
太陽能和生物能以及改造新型智能電網等內容,希望在2022年之前將可再生能源的比重翻倍達到35%左右。到2012年,德國
能源工業將投入300億歐元用于修建發電站以及擴建輸電網。
智能電網將又一次被推上更高臺階。
著眼先機天下沒有不吃羊的狼
先看看之前國家在智能電網方面的規劃,據今年初國家電網公司提出的“2015年將基本建成堅強智能電網”的目標,堅強智能電網離我們不再遙遠。在經過多年的電網發展積累和近兩年來的智能電網創新實踐的基礎上,“十二五”期間,我國智能電網將進入快速發展軌道,前景十分值得期待。可以說,“十二五”時期必將是加快智能電網建設的關鍵五年。
面對如此大好的前景,產業鏈相關企業自然是未雨繆謀,蓄勢待發,等待“該出手時就出手”,以便搶奪先機。
之前的相關產業鏈的種種布局暫且不說。我們就近日日本“核危機”所引發的一系列市場效應,智能電網是毫無疑問將再次被推上更高臺階。據中華工控網觀察,工業電氣及自動化產業的近期動作頻頻,他們正在悄然加速布局智能電網市場,通過收購等途徑擴大自己在領域中的地位,占據更多市場份額。
5月,通用電氣公司(GE)與國家電網公司、中國科學院共同簽署了《智能電網技術標準工作戰略合作備忘錄》,三方將通過資源優勢互補,共同推動我國智能電網標準化建設。
半導體和核電一直是東芝的兩大支柱,然而受東京
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影響,東芝社長佐佐木則夫當時表示:“因為要修改安全標準等原因核電站建設估計會出現一定時間的延遲”。并稱核電業務的前景在全世界出現了不確定性,若業務無法持續,東芝今后會視外部環境變化綜合考慮核電業務,不排除改變其業務定位的可能性。果然,5月19日,其宣布同意以2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瑞士電子儀表生產商Landis+Gyr,將目標瞄準了發展前景看好的下一代電網。據東芝稱,未來10年全球智能電網市場的規模可能會激增五倍,達到58萬億日元(約合710億美元)。
同日,國電南自(江寧)智能電網
產業園在國家級江寧經濟開發區奠基,致力于發展智能用電系統、智能配電網系統、智能變電站系統、智能一次設備等智能電網裝備及信息安防、物聯網、無功補償、新能源接入系統等新興產業,服務于國家的智能電網建設和新興產業規劃的實施。標志著國電南自進入了新一輪快速發展階段,也標志著我國智能電網產業進一步聚集,其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