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國消費市場展望
2014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正在邁向新常態,不論是三大需求還是三次產業的發展都正在由原來的“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消費需求保持了較為旺盛的增長勢頭,但是增速呈現出階段性回落。住房、汽車兩大消費增長點增長乏力,市場調整程度加深;新興消費盡管發展迅速,但是成為消費市場的支柱需求還需時日。因此當前的消費市場正處于動力換擋、升級轉型的特殊時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我國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期內所面臨的經濟發展形勢進行了新穎、全面的闡述。進入經濟新常態是對未來我國經濟增長最準確的描述和定位,消費市場也不例外,應該承認消費最快增長階段已經過去。消費品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5年在邁向新常態的過程中,一方面,消費市場受經濟下行壓力、收入增長放緩和耐用品消費不景氣等多重因素影響,將保持溫和增長態勢。另一方面,經濟改革不斷推進,鼓勵消費政策不斷發揮作用,社會保障體制日趨完善,消費市場的發展又有了相當的助推力,具有不斷釋放潛能,穩定增長的保障。再加上零售消費價格預計仍將延續前期低位徘徊的態勢,很難出現大幅上升,預計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增長12%左右,與上年基本持平。
(一)推動消費穩定增長利好因素不斷出現
1.新常態下經濟改革不斷深入,有利深挖消費潛力
在經濟新常態下,消費粗放式迅速擴張階段已經逐步進入尾聲,消費精細化發展將成為主流,消費結構升級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因此,助推消費新變化的改革也將穩步推進,深挖消費潛力,加快消費結構的升級。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的出臺增強了消費稅的調節功能,提高高耗能、高污染產品及高檔消費品和服務稅率,降低部分日常用品、新能源汽車等產品的稅率,這將進一步引導消費轉型。
新型城鎮化戰略加速推進,統籌城鄉發展,注重城鎮化質量,最大限度的撬動內需。戶籍制度改革邁出堅實一步,加快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速度,使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有助于帶動相關消費增長。這些改革的效力將在未來循序漸進的顯現。
2.社保體制加快完善,增強居民消費能力
長期以來,制約我國居民消費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社會保障體制不健全,居民預防性儲蓄過多,消費難有大增長。社保體制的健全將更好地解決我國居民消費的“后顧之憂”,增強居民消費能力。
2014年,國務院及相關部委出臺了《社會救助暫行辦法》、《關于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關于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以及《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加快完善我國社保體制。從多個角度促進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個人賬戶制度,健全多繳多得激勵機制,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推進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統籌發展。
3.鼓勵消費政策相繼發力,助推消費結構升級
經濟改革為消費市場的變化確立了總框架,鼓勵消費的具體政策將更精確的指導相關消費領域的發展和變革,促進消費結構升級將是主要的政策方向。
《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對旅游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了明確目標,更為重要的是,把旅游購物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推進,進一步擴大旅游購物消費,發揮旅游對促進消費的積極帶動作用。當前,我國已經形成全世界最大的國內旅游消費市場,居民旅游消費需求正處于爆發式的增長階段。
《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為新能源汽車的產業發展和推廣應用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明確多項消費補貼和優惠,為進一步打開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促進汽車市場消費結構轉變,朝著更環保、更節能的方向發展。
同時,政府還注意到我國信用消費發展滯后,不能與消費市場發展的新形勢匹配的狀況,在2014年下發了《關于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積極推進征信系統發展,夯實信用消費的基石。促進信用消費市場建設,有利于刺激消費意愿,降低消費門檻,特別是提高中低消費者的消費水平。
(二)抑制消費穩定增長的因素仍將存在
1.消費需求難以明顯回升
2014年以來,我國經濟形勢較為復雜,增長較為艱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2015年以及今后一段時期內的工作重點放在注重經濟發展質量而非速度上,“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的表述進一步明確了我國經濟走到了“速度與質量”相切換的歷史階段。潛在增長率逐步下降的勢頭會更加明顯,經濟改革攻堅的任務會更加繁重,2015年的經濟增速預計會低于2014年。經濟增速的回落預示著消費需求很難較以往更為旺盛。
消費市場的新常態意味著我國經濟的驅動力將由“衣食住行”全面轉向“科教文衛”,個性化、多樣化消費將成為消費市場的主流。消費結構的變化將成為今后一段時期內消費市場發展的重點。在這種大背景下,預計消費需求難有明顯好轉,消費增速的提升將面臨較大壓力。
2.居民收入增速放緩,抑制消費需求增長
對于我國居民來說,收入和預期是影響消費水平最重要的因素。當期收入和對未來預期的變動能夠較為迅速的反映到消費市場上。正如前文所述,經濟進入新常態是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經濟發展的主線,經濟增速降低將是較為客觀、理智的判斷。那么這將無可避免的導致居民收入增速的放緩。
從絕對數額角度看,收入增加有利于進一步打開消費市場;從相對速度來看,收入增速放緩會影響到居民對未來的預期,從而可能增加預防性儲蓄,不利于消費需求的進一步釋放。2014年前三季度,全國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9.7%,增幅同比均加快0.1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9%,增幅同比均加快0.1個百分點,但是低于同期實際經濟增速0.5個百分點。因此從整體上看,2015年消費需求的增長勢頭將進一步放緩。
3.耐用品市場分化回調,拖累消費總體增速
對于耐用品消費市場來說,這個冬天還有些長。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房地產市場只字未提讓一部分人對這個市場的未來充滿擔憂,房地產被政府拋棄的論調不絕于耳。其實,沒有提到房地產并不意味著其重要性降低,更多意味著未來政府對其干預、調控會逐步回歸到正常范圍內,更大的自主權交回給市場本身。從這個角度看,不應該再期望政府大力度政策救市,也不應該期望市場突然回暖、重振雄風,房地產市場回調將更多遵循市場規律持續一段時期。
市場回調的原因有短期供需的因素,更有長期人口結構變動的影響。經過多年井噴式的增長,我國居民的住房需求得到一定滿足,自住型需求逐步轉向改善性需求。在商品房供應量大幅增長的背景下,房地產市場從供不應求到供大于求,整個市場的供求關系發生了較大變化。再加上人口結構的變動導致購房主力年齡段峰值即將過去,房地產市場的黃金時代難再現。如此狀況,肯定會拖累整個消費市場增長。但這種“拖累”卻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
對于汽車消費市場來說,前幾年的蓬勃發展已經滿足了一定的消費需求。銷售基數增大而增速放緩也是可以理解的事實。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居民的汽車消費需求還將較為旺盛,但是也有幾個因素不利于短期內需求增速提高。首先是汽車反壟斷風暴繼續,特別是針對汽車后市場的反壟斷,會在短期內影響汽車消費市場。其次是環保壓力逐年加大,搖號限購限行等政策進一步收緊,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汽車市場消費增長。第三是新能源汽車消費規模仍然較小,配套清潔能源體系不成熟,技術有待改進,發展還需時日。總體來看,汽車消費市場的寒冬應該短于房地產市場。
政策建議
面對經濟發展新形勢,應該通過全局性的改革促發展,通過有針對性的政策落實改革精神,在新常態下保持消費健康穩定發展。減少對房地產市場干預,倒逼相關領域改革,積極推動小康型、富裕型消費增長,落實戶籍制度改革,出臺承接政策,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都是應有之意。
(一)減少對房地產市場干預,倒逼相關領域改革
對于房地產市場調整,不應該為了保證增長而放棄適度回調、適時轉型的機會。將市場重新交還給市場本身,減少行政干涉,提高政府宏觀調控的能力。堅決打擊房地產市場的投機行為,通過市場回調來倒逼房地產企業提高經營效率,增加房地產市場競爭。通過房地產市場的回調,間接倒逼政府土地財政的變革。盡快形成統一的全國住房登記系統,健全房地產稅費體系,促進房地產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落實戶籍制度改革,出臺承接政策
在戶籍改革精神的指導下,應該集中力量部署具體政策措施承接中央的改革意見,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要積極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由主要對本地戶籍人口提供向對常住人口提供轉變,逐步解決農業轉移人口享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問題。要堅持積極穩妥、規范有序,既要鼓勵各地大膽實踐、積極探索,又要指導地方尊重客觀規律,尊重群眾意愿。
(三)積極推動小康型、富裕型消費增長
應當抓住時機大力挖掘、培養和發展新興消費,迎合我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趨勢,將發展重點從溫飽型轉向小康型、富裕型消費。信息消費、網上消費以及旅游消費等都是未來我國居民消費的新熱點。加快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發展,提高信息消費的承接能力,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信息科技改變傳統消費方式、消費渠道和消費理念;提高國內電子商務的發展水平,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為電子商務發展營造環境;鼓勵休閑娛樂消費,深度挖掘旅游消費市場等享受型消費潛力。
(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提高國民收入分配中勞動力收入份額,在一次分配中,切實扭轉政府長期以來“重投資、輕消費”的做法。推動稅制改革,探索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抓緊修訂《稅收征管法》,切實減輕中低層群眾納稅負擔。推進機關、事業單位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建立公務員和企業相當人員工資水平調查比較制度,建立健全符合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績效和分級分類管理的工資制度。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freereport/64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