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盈鼎生物能源股份公司狀告石油巨頭的舉動,只是眾多生物柴油企業艱難生存狀況的冰山一角。
在這起案件背后,凸顯的是生物柴油產業在經歷了十年的發展后,仍然蹣跚難行的現狀。對于行業困境,目前很多業內人士將之歸結為政策的不明晰,但事實上,相關的政策已經陸續推出不少,難的是擁有最廣泛銷售渠道的兩桶油的大門并未向生物柴油敞開。可以寄望的是,隨著石油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進程的加快,銷售公司引入民營資本時,如果生物柴油民企能率先參與,這可能將會是生物柴油行業的一個轉折點。
生物柴油在全球增長勢頭迅猛,而中國在走過近10年發展之后,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在穩產遇困和渠道受阻的循環作用下,生物柴油行業正面臨一場邊緣化危機。
近日,籌備近3個月的中國生物柴油集團在北京成立,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聯合國[微博]內多家業內企業欲“抱團取暖”,試圖打造生物柴油完整的產業鏈。
但參與該集團籌建的一位企業高管對記者坦言,“生物柴油企業本就資金緊張,要靠行業內籌資合力完善產業鏈困難重重。”
從財稅扶持到產業規劃,從技術標準到推廣意見,國家對生物柴油行業鼓勵政策頻出。
但相比起國外發展路徑以及國內其他新能源產業來說,生物柴油產業從上游原料到下游銷售利益糾葛相對更復雜,而政策則略顯乏力。
在“拒售”糾紛喧囂之下,產業鏈條中政策的不明朗更讓企業和資本都深感擔憂。私募基金等投資者對生物柴油行業已經是“看的多,投的少”,而企業上市受制于規模和財務問題,更是望塵莫及。
業內:抱團仍難實現產業閉環
生物柴油生產企業大多為民營企業且散落各地、實力較弱,被業內認為是“一盤散沙”。今年5月,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開始牽頭組建全國性的生物柴油“巨人”——中國生物柴油集團,試圖以合力抱團的形式打破行業壁壘,并改變生物柴油行業長期步履蹣跚、邊緣落寞的處境。
5月中旬,“中國生物柴油集團”組建籌備第一次會議在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召開。來自北京、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的十余家生物柴油生產企業大多懷著“抱團取暖”的心態,從各地趕去參加了這次來之不易的會議。與此同時,在距離北京2000多公里的云南昆明,云南盈鼎生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南盈鼎)正在“叫板”石油銷售巨頭,控訴其拒售生物柴油。
8月初,中國生物柴油集團在北京舉辦成立大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云南盈鼎、深圳國醫基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出席。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張平在成立大會上表示,中國生物柴油集團要明確戰略定位,完成整個行業的戰略規劃設計,打造生物柴油完整的產業鏈;在政府主導下,由行業協會協調,中國生物柴油集團負責在全國建立“地溝油”收集、加工、管理體系及相關標準。
加工了北京市場上40%“地溝油”的北京清研利華石油化學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魯希諾參與了生物柴油集團的籌備,但他卻擔憂地向記者表示,組建生物柴油集團具備成熟的條件和時機,可以靠抱團增加呼聲,但要實現產業鏈閉環仍然有很大困難。
事實上,生物柴油企業都是民營小企業,且非常分散,很難做到勁往一處使,各有各的利益訴求,難以統一管理。此外,由于生物柴油主要原料“地溝油”供應半徑有限,這決定產業有一定的地域性,全國性的統一收購原料和銷售產品很難實現。
盡管參與了籌建,但魯希諾對于“抱團”仍持保留意見。他坦言,支持生物柴油集團運營下去需要一筆相當大的資金支持,而目前還沒有好的渠道。借助外力來整合,還有可能成功,要靠生物柴油企業去湊錢來做這件事很不現實。
在行業整體面臨困境之下,生物柴油企業大多沒有很強的盈利能力,即便龍頭企業也沒有什么資本沉淀。魯希諾稱,本就困難的生物柴油企業如果抽出一部分錢再去做這件事,可能會影響單一的個體的發展。而且現在做了一個更大的企業,把行業風險也放大,就可能出現結構性的問題。
對此,張平似乎也有心理準備,他在接受《能源》雜志采訪時坦言:“組建生物柴油集團,事關觀念更新和利益調整,困難必然不可低估。如果這次不能成功運作起來,也就說明我們還有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未來我們還會繼續關注生物柴油行業的發展,并準備著在合適的時機再次進行行業整合。”
受制資本規模難做大
在魯希諾看來,中國生物柴油集團唯有引入實力雄厚的資本,才有可能實現產業鏈整合。而近年來,生物柴油行業卻很少被資本市場關注。
曾經號稱中國最大生物柴油生產商的古杉集團或許是最好的范例。2007年12月,古杉集團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當年其產能約為19萬噸/年,并雄心勃勃地計劃在多地新建或擴建產能。但隨著原料和渠道的受困,2012年初古杉集團私有化退市,2013年開始已陷入停工、變賣工廠的困境。
四川一位生物柴油企業高管對記者表示,在2006年、2007年像古杉集團一樣遠赴境外上市的生物柴油企業很多,但后來都慢慢衰落。而在國內,私募基金等社會資本也逐漸對這個新能源概念失去興趣,“看的多,投的少。”
“資本是制約行業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魯希諾表示,幾乎所有生物柴油企業都是中小微型的民營企業,資金非常有限,從上游的原材料的收集,中間的生產加工,到下游的加油站銷售,沒能實現產業鏈延伸。
此外,國內著名生物柴油專家、全國生物柴油行業協作組常務副主任寧守儉也對記者表示,生產比較穩定的生物柴油企業都比較愁流動資金,按照市場規律來做,比如價格比較低,企業想壓壓價,那就得存原料,存產品,沒錢是存不起的。而且受資本要素的制約,生物柴油企業的規模都不大,規模上不去,管理也容易跟不上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柴油被認為是朝陽型的產業,和時下熱點食品安全、環保、新能源概念有關,但國內卻幾乎沒有一家上規模的生物柴油企業被資本追捧,甚至沒有上市或者新三板掛牌的生物柴油企業,生物柴油企業的諸多“硬傷”將資本堵在行業之外。
“基金關注的也很多,但逛廟的挺多,真正燒香的太少。”寧守儉告訴記者,這種情況的關鍵原因在于,基金希望要能做的規模很大,但是生物柴油生產規模恰恰又做不大,“地溝油”原料收集半徑是很有限的,國內來說,達到年產10萬噸就到頭了。
實際上,魯希諾也曾多次接觸投資者和券商,意欲借助資本市場力量,但最終都未能成功。魯希諾介紹,生產生物柴油的原材料是“地溝油”,“地溝油”要到成百上千家餐館去收集,收集都是現金交易過程,而且不可能開具發票,所以是無法留有資金痕跡的。對券商或者投資人來說,看不到資金流動的痕跡,就會認為存在很大風險。
此外,寧守儉指出,由于生物柴油企業基本是采用廢棄油脂為原料,而這部分原料的來源絕大多數沒有進項發票,這對于規范企業財務管理并獲得相關優惠扶持極為不利。
這種特殊的商業模式,除了導致賬務不清晰,還存在更大的隱憂,產業鏈源頭的問題也必然傳導到終端,銷售環節也出現問題。
魯希諾稱,假設生產出來的生物柴油,要賣給中石油或者中石化[微博]的加油站,它們一定希望企業給開具增值稅發票,如果不開增值稅票,它們就沒法做賬,也不能抵扣。而開具發票就意味著要增加17%的成本,這幾乎會“吃掉”企業全部的利潤。
行業亟待政策解困
據生物柴油行業調查報告調查顯示,早在2004年,國家稅務總局就出臺了生物柴油免征消費稅政策,由于與當時國家成品油市場管理辦法相關條文沖突,對生物柴油免征消費稅直到2010年才終于確定。但由于國內生物柴油在燃料市場銷售額相對較小,大部分生物柴油銷售面向調和柴油市場,消費稅的減免對生物柴油發展利好十分有限。
2007年與2011年出臺的《柴油機燃料調和用生物柴油(BD100)》與《生物柴油調和燃料(B5)國家標準》,雖然為生物柴油提供了合法的產品身份以及與石化柴油混摻標準,但國內生物柴油發展不夠成熟,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石油銷售企業對生物燃料也提不起興趣。
此外,2011年,國家相繼出臺了《關于組織申報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原料基地補助資金的通知》與《關于調整完善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及勞務增值稅政策的通知》,分別對生物柴油提供生產資金補貼與銷售退稅補貼。但由于申請資金補貼與銷售退稅補貼門檻非常高,國內能享受該項政策利好的單位屈指可數。
對于增值稅的先征后返政策,業內也頗有微詞。多位生物柴油企業高管對記者表示,增值稅返稅周期往往拖得較長,企業大量資金被占用,而且返稅的申請過程中也要耗費不少成本,只有“即征即返”或者全部免征才能杜絕這類問題。
對于前述進項稅的抵扣問題,則沒那么容易解決,地方政府都難以化解。魯希諾認為,只有國家出臺規范性的法律,站在國家層面上來解決。除了杜絕“地溝油”返回餐桌以外,當“地溝油”被生物柴油生產企業收走過后,還要規范進項抵扣的問題。
事實上,多位業內人士指出,單獨的生產環節政策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必須在整個原料收集、生產加工和銷售這三個環節的全產業鏈上給明確的政策支持。
從國外情況來看,生物柴油都被賦予較高的產業鏈補貼。歐盟CAP(共同農業政策)對能源作物每公頃給予45歐元的補助。美國則相繼出臺5個法案發展生物燃料。歐洲和美國生物柴油產業發展得比較好,也是以當地政策鼓勵下的市場拉動力強勁和大規模種植油料作物料為基礎。
我國耕地資源緊張,以油料作物作為生物柴油的原料并不現實的,而非食用的油料植物例如麻風樹、黃連木、油棕等當前原料成本都還比較高。目前我國生物柴油幾乎都是以廢棄油脂為原料,這比德國用菜籽油和美國用大豆油要有優勢。
雖然以“地溝油”等廢棄油脂為原料更有優勢,但我國生物柴油產業卻遠遠落后于國外。對此,多年前就有業內人士呼吁給予生物柴油進行直接補貼。但寧守儉認為,與國外生物柴油一直是被政府“抱著”的情況不同,中國的生物柴油是完全按照市場規律在發展,雖然現在面臨困境,但也不能直接給補貼。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生物柴油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統計顯示,從國外的經驗看,美國、歐洲補貼的力度都非常大,但補貼最后都是上游農民受益,因為它的原料是大豆和菜籽。但國內情況不同,政府更應該是把“地溝油”控制住,不能“不知去向”。
事實上,2014年7月,第五屆中國國際生物質能大會上就傳出消息稱,國家能源局正在制定生物質柴油行業相關發展政策,目前正在政府部門間征求意見,預計將于當年10月份轉向企業征求意見。
而企業期盼多時的政策目前仍未面世。據寧守儉向記者透露,國家能源局正在更新以前的產業政策,調整幅度會比較大。但據其了解,生物柴油直補意見沒有在內,而是考慮從投資角度給予企業扶持,還包括稅收方面的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韓國的柴油概念就是添加了2%生物柴油的混配柴油。歐盟也提出到2020年運輸業的汽柴油消費中,各成員國必須實現可再生能源至少占10%的目標。
最令生物柴油業內人士期盼的是,國家能在一定的試點之后,學習國外生物柴油行業發展經驗,實施強制添加和使用,這將能為生物柴油市場帶來千億級別的市場機會。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freereport/64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