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半年股價暴升三倍半、市值漲至3000億元的民企漢能薄膜發電,經營及資金狀況遭媒體質疑,24日股價一度挫逾12%,但同日下午消息人士報道,國家外匯管理局入股該公司,而恒生指數下月進行評估時,漢能亦有望“染藍”。消息令該股跌幅收窄,但全日仍挫8.5%,收報7.21港元。以下是2015年我國再生能源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資金鏈謎團待解
漢能炒足半年,大股東持股比例偏高、對母公司依賴過深,諸般疑慮從未息止。然而,漢能股價在議論紛紛中一升再升,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太陽能生產商,股民又愛又恨不在話下。我對此股的認識,并非源于香港媒體對漢能“神話”的關注,而是一只在美國掛牌的太陽能ETF(Guggenheim Solar ETF,紐交所代號TAN)。在談論這只ETF前,有必要一引媒體對漢能的質疑。
24日媒體針對漢能項目建設進度、融資實況和資金去向提出連串疑問。記者實地走訪漢能薄膜及其母公司漢能控股分布于全國各地的生產基地,發現集團近年不斷籌集巨資,但多數項目進展緩慢,部分投建計劃無法依時實現甚至停工等待,投產遙遙無期。
報道的另一焦點乃資金鏈謎團,由此帶出“錢往哪里去”的話題。報道指出,漢能在對外融資方面十分低調,外界無法掌握集團所有籌資渠道,對其真實舉債規模也就難以摸準。
在資金狀況諱莫如深的同時,漢能對自身“優質資產”帶來的現金流卻萬分高調,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李河君人前人后皆以“印鈔機”來形容漢能的水電資產,聲稱每年能為集團提供數十億元人民幣的現金流。
該報道質疑,資金充裕成本又低,還用得著透過信托、民間借貸以至P2P平臺融資嗎?上述籌資渠道成本不低,若非資金緊絀,實業經營者不會輕易涉足。
廣東有句俗話,有頭發誰想做光頭?按照上述報道的邏輯,倘若漢能資產創造現金流的能力強如“印鈔機”,而此等資產如假包換“優質”,那么不論自身業務還是以資產作抵押品向銀行融資,漢能亦斷無理由頻密進行高息短期融資;若非管理層所言不盡不實,“多渠道”融資確是為了填補財務缺口,那便是資金另有去處,而管理層并未就此作清晰交代。
就如許多民企,呼風喚雨時,投資者為了賺取“神話”般的回報,縱使問題早已寫在墻上,股民仍樂意把疑點利益盡歸被告。然而,紙終究包不住火,真相無法掩飾之日,便是公司灰飛煙滅之時。漢能是否另一家超大,有待下回分解,但“神話”即使非真,潔凈能源也不再是空中樓閣、紙上談兵。
再生能源穩步向前
文首提及的TAN美國上市太陽能ETF,合共投資30只相關股份,權重最高的正是漢能(占資產總值12%)。不難想像,TAN的表現跟漢能相關度甚高,經上周五一震,TAN單日跌近3%。同一道理,TAN今年回報逾四成,漢能亦記首功。
外國媒體談及此事,雖亦提到媒體對漢能的質疑,但評論重點乃概念性質ETF往往側重一兩只股份,令透過分散投資降低風險有名無實,買入此類ETF,跟押注單一概念股所差無幾。
同樣的疑問亦見于主打網絡安全的ETF(PureFunds ISE Cyber Security〔紐交所代號HACK〕),以至各式各樣著眼新興行業的交易所買賣基金。
TAN的投資價值,很大程度取決于漢能是否經得起外界對它的質疑。可是,漢能不足以代表整個太陽能板塊,遑論太陽能只是其中一個環節的潔凈(再生)能源產業。
昔日每逢油價大跌,再生能源照例必大開倒車。這個現象不難理解:任何商品價格若跌至無法抗拒的水平,相關產品需求必升,同時會令價格較高的對手失去競爭力。然而,油價去年中起大跌,近日雖顯著反彈,但與去年6月每桶107美元高位相比,紐約期油(WTI)仍低47%。相關行業資訊可查詢《再生能源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按照舊日常態,油價劇挫,太陽能、風電等再生能源多半表現不會好,但從全球潔凈能源開發、再生能源價格以至從事相關業務公司的股價觀之,眼前出現的情景跟昔日常態背道而馳。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freereport/66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