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5中國人參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吉林通化舉行,論壇圍繞“資源、科技、戰略、發展”這一主題,圍繞人參產業資源整合、標準質量提高、全產業鏈追溯、產品科技創新以及“互聯網+”營銷模式創新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與會專家認為,我國人參產業標準化、多元化發展日趨成熟,產業發展前景看好。
產值增長,基礎形成,轉化率提升是關鍵
《2015-2020年中國人參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我國是人參生產大國,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70%,產區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其中吉林省的人參產量約為全國總量的85%。這與吉林省把人參產業打造成全省新興戰略性產業的戰略決策密切關聯,該省實施的人參產業振興工程,對人參的生產規模進行有序調控,促進人參質量安全水平提升,從而推動人參產業的多元化發展。吉林省農委總經濟師夏季介紹說,該省目前已經開發出人參食品、藥品、保健品、日用化工品等系列產品近千種,2014年人參產值實現404.5億元,比人參產業振興工程實施前增長了5倍。
在“互聯網+”思維推動實體產業創新發展的政策背景下,環球醫藥控股集團在2014年9月推出的人參產品現貨電子交易平臺,全面采用國家標準與實行規范化操作流程,增強我國野山參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該交易模式打破人參產業傳統銷售格局,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創造了成交總額超過771億港元的業績。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現代中藥資源動態監測信息和技術服務中心主任李大寧指出,2015年全國人參種植面積約為12000公頃,已初步進入基地化、規模化發展軌道,種植面積、產量都相當可觀,具有較高集中度,種植業產業化基礎已經具備。但是,我國人參產品的轉化率還需提高。而標準的制定是解決人參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
據吉林省參茸辦公室的馮家介紹,當前,人參有國際標準10項、國外標準9項,我國對于人參建立起國家標準(18項)、行業標準(14項)、地方標準(73項)、企業聯盟標準(31項)和企業標準(1000多項)等各級標準,但覆蓋面不全,人參種植技術規程、人參初加工產品標準和檢測方法標準居多,而人參及其制品的安全限量標準和人參產品追溯方面的標準數量很少甚至缺如。標準缺失、體系不健全、修訂不及時、標準不統一、制定經費不足、宣貫不重視等現象亟待行業和政府部門重視。
多方聯動,助推人參產業標準化多元化發展
健康中國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目標之一,在今年兩會上正式提出來。隨著《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以及《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等政策不斷推進,各級政府對中藥材的資源保護和有效利用、持續發展都相繼出臺了很多鼓勵政策。
專家表示,在利好政策的不斷推動下,我國從人參產量大國走向人參產業強國,應采取多方聯動方式,從六個方面共同推動人參產業標準化、多元化發展。
第一、推動人參產業資源有效整合,加強整體產業鏈資源管理,以產業整體面對國際市場,使中國人參產業在國際上擁有話語權及定價權;
第二、推進國家人參產業標準與國際標準有效對接,實現中國人參產品與國際市場相互免檢認證,使中國人參產品行銷全球無障礙;
第三、通過引入7S地道保真人參全產業鏈質量標準化控制體系,依托權威的科學檢驗鑒定機構、聯合獨立的第三方產品倉儲存管,使上下游人參產質量量得到有效控制,樹立人參產業的市場公信力;
第四、引入更高科技含量與附加值的人參工業制造,增加人參產品科技研發含量,優化產業結構,帶動人參全產業鏈整體價值與價格提升;
第五、實施品牌戰略,提高市場競爭力,通過“互聯網+”的模式令產業和產品快速、高效地與國際市場接軌;
第六、加強產業與政府的溝通,提高產業發展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推進人參作為藥食同源產品面向廣大消費市場。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freereport/68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