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芙妮公布了截至2015年底的全年業績,在營業額減少19.1%至83.79億港元的同時,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額為3.79億港元,同比2015年大幅下滑超300%。這是達芙妮近10年來的首次虧損。近幾年,去加盟化、轉戰直營是達芙妮的戰略之一,然而就目前看來,這一戰略收效甚微。
事實上,據長江商報記者了解,包括百麗、星期六在內的國內多個女鞋企業目前正遭遇增長瓶頸。業界人士稱,由于目前實體店租金、人工成本上漲,再加上鞋類市場飽和、需求疲軟等情況,鞋類品牌實體店或將面臨洗牌。
對此,北京服裝學院副教授、中國紡織行業標準制定委員龔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達芙妮那種關店的模式,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虧損問題,反而會讓公司的整個銷售渠道縮窄,要實現自動化,減少成本,這才是最主要考慮的。”
與喧鬧的街區相比,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達芙妮銷品茂店則顯得相對安靜。
日前,記者來到達芙妮的店門口,最引人注目的是孤豎在商店正中心促銷招牌,上面最新的促銷信息寫著“踏青與‘妮’同行,全場149元起,第二件立減50”。
達芙妮店員告訴記者:“今年的生意不太好,來逛的人還是很多,但是銷售情況卻有明顯下滑。”究其原因,該店員坦言:“主要是公司的優惠力度和其他品牌比起來并不算大,優惠的活動也沒有往年多,導致消費者前來購買的積極性不高,銷量也就上不去。”
另一方面,缺貨斷碼也是銷量不佳的原因之一。都說如今傳統行業庫存積壓嚴重,但在該店員看來也是視情況而言。“一些熱銷單品在發貨的時候本身就缺碼,且聯系廠家也遲遲沒有補貨,消費者喜歡的款式卻買不到合適的碼號自然會去別家再看。而一些不太受歡迎的款式則庫存量大,產品積壓,導致新款更新速度放緩,銷量也不如從前。”
3月29日晚間,達芙妮公布了其截至2015年底的全年業績,在營業額減少19.1%至83.79億港元的同時,其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額為3.79億港元,同比去年大幅下滑超300%。
達芙妮方面表示,集團表現遜于預期是受以下因素影響:市場環境不利、飄忽反常的天氣包括延遲的夏季及異常溫暖的冬季、隨通脹上升的經營成本、負面經營杠桿效應增加等。
《2016-2021年女鞋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除了達芙妮,中國女鞋市場格局的“大牌”中,星期六、百麗的情況也不太好。星期六上個月底發布的2015年業績快報顯示,其期內營業收入為16.19億元,同比下降7.94%。千百度3月15日也公布了全年業績。其去年減少了33家表現欠佳的自營零售店、65家第三方零售店。
現在各行各業的商業形態都在發生改變。在湖北美術學院服裝藝術設計系主任李海兵看來:“達芙妮品牌對當下和未來市場沒有做出一個正確方向的判斷。都說傳統行業受到互聯網沖擊,但是據我了解其實把線下功課做好,把產品做好,這也是可以抵御虧損局面的一個有效途徑。”
李海兵認為,目前中低端女鞋市場同質化嚴重,品牌個性化較差,只好靠價格戰來吸引顧客。
在數據的比較中不難發現,達芙妮公司加盟體系逐漸減量。2012年,達芙妮全年關閉加盟店113家;2013年,達芙妮減少加盟店114家,增加直營店64家;2014年,達芙妮關閉了174家加盟店,同時開設了257家直營店;截至2015年12月31日,達芙妮集團擁有核心品牌銷售點5597個,包括5056家直營店及541家加盟店,加盟店占比不足10%。而在達芙妮初創時期,其加盟店的比例則約為80%。
此外,記者查閱其2015年營運季度公告發現,四季度達芙妮集團凈關店數量超過了前三季的總和,達到了405間(384間直營店和21間加盟店),全年集團凈關店805間(692間直營店和113間加盟店)。
事實上,關閉業績不好的店面無非是企業出于及時止損的選擇,關掉不盈利的店面會明顯降低商品庫存、人工成本以及投資回報率,把精力放在自己能夠經營好、有效率的店鋪上。近幾年,去加盟化、轉戰直營是達芙妮的戰略之一。達芙妮在主業持續低迷的情況下關閉加盟店意在將渠道統一化,減少流通環節的費用,從而提高營收和利潤。
記者發現,因市場情況進一步轉差,其已經采取過諸多措施,包括關閉虧損店鋪、精簡人員、遷移工廠以及加緊處理存貨水平等。在門店上,達芙妮去年凈減少827個銷售點。但從達芙妮當前的業績來看,轉戰直營關閉大量加盟店并沒讓業績有所回暖。
“關店只是精簡成本,優化企業內部的一個結果,從根本上避免不了業績下滑的趨勢,這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如果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根源,這種趨勢還將持續。” 北京服裝學院副教授、中國紡織行業標準制定委員龔龑向記者坦言:“達芙妮那種關店的模式,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虧損問題,反而會讓公司的整個銷售渠道縮窄,要實現自動化,減少成本,這才是最主要考慮的。” 龔龑表示。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freereport/71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