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4月底開始,華堂關閉了北京望京店;4個月之后,華堂北苑店關閉;同年12月1日,西直門店關閉;2015年3月底,華堂右安門店關張。華堂商場相關負責人曾告訴記者,這些店關閉的原因都是長期虧損,虧損的原因則是多方面的,商場未能及時滿足顧客需求是關店的首要原因。去年關閉右安門店之際,該負責人曾表示:“從集團給到我們這個層面的信息顯示,右安門店是公司在北京關閉的最后一家門店,未來公司將加大投資,對現有的門店進行整體改造升級,為今后在京長遠發展做好前期準備。”
曾于2015一年之內在北京連關四店的華堂商場再次關店。記者昨天獲悉,華堂商場大興店將于7月1日閉店,至此,華堂商場在北京將僅剩4家門店。華堂方面表示,前幾次關店與巨虧有關,而此次關店是有不可抗拒的外部原因。
目前閉店通知的告示牌已在華堂商場大興店門前掛出,告示中提到“6月28日之前商場仍正常營業;6月30日之前商場二層及以下部分仍正常營業,各設備設施正常運轉;7月1日起停止營業”。
對于此次關店,上述華堂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大興店其實是公司經營不錯的店,通過10年的培養,商業氛圍已經不錯,此次關店更多的原因是因為業主違約的問題,業主方面長期聯系不上,對物業管理不聞不問,電梯、空調、配電設備等長期得不到維修。“我們自己墊付了大量資金,并且訴諸北京仲裁委員會”。該負責人表示,北京仲裁委近日裁決,解除雙方于2006年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并且由業主方向華堂方面支付1381萬元違約金。
盡管此次關店有特定的原因,不過華堂方面也承認,該店前幾年雖盈利,發展前景不錯,但當前確實出現虧損。
據了解,華堂大興店結束營業后,華堂商場在京門店數量將僅剩十里堡店、亞運村店、豐臺北路店3家賣場和一家位于世茂廣場·工三的食品館,而這些門店中大部分仍是虧損。
一季度百貨上市公司近八成凈利下滑
百貨商場的日子不好過已屬常態。根據聯商網最新統計顯示,2016年一季度45家百貨上市公司中,84.4%企業營收下滑,超過75%的企業凈利潤下降。
在45家企業中,百聯股份以141.39億元位居榜單首位,重慶百貨、大商股份以103.86億元、85.44億元分列二、三位。津勸業營收下滑最為嚴重,下降39.21%。
凈利潤方面,百聯股份2016第一季度以4.06億元位居榜單首位,但其凈利潤較上年相比下滑五成。重慶百貨、鄂武商A分別以3.19億元、2.56億元位列凈利排行榜的第二、三位。雖然百聯股份的營收、凈利潤均位于榜單首位,但其營收和凈利潤較上年均有所下降,這也顯示出百貨業依舊難逃業績下滑的困境。
另外,在統計的45家企業中,有34家企業出現凈利下降,占75%以上。其中,新疆友好集團跌幅最大,為94.94%。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昆百大A營收雖然下降7%,但其凈利潤卻增長了5倍多。在凈利潤排行前十的企業中,只有小商品城、天虹商場、秋林集團三家企業出現凈利增長,且增幅較大。
更多相關行業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商場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freereport/72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