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老百姓而言,再保險這個不常提及的名詞在他們眼中似乎還是略顯陌生。而這片多年來遲遲未被中國玩家耕耘的藍海市場正在不斷獲得了資本的青睞。
中國再保險市場開始于20世紀30年代。當時的再保險業務主要由外商操縱,華商保險公司因實力薄弱,主要通過聯合經營,增強對巨額業務的承保能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主要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和中國保險公司接受私營保險企業的分出任務。此外,私營保險公司組成上海民聯分保交換處,經營參加該交換處的保險公司的互惠分保,并與在天津成立的華北“民聯”訂立分保合約,接受其預約分保。1953年,隨著私營保險公司合并經營和外商保險公司的退出,再保險市場主體逐漸減少,分保業務逐步演變成由“人保”一家辦理國際再保險業務的局面。1959年,我國國內保險業務停辦以后,涉外保險業務和國際分保業務由中國人民銀行國外業務管理局保險處統一負責。
再保險是整個保險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歐美成熟市場相比,中國乃至亞洲地區再保險市場起步較晚,市場主體較少,但發展潛力巨大。隨著監管層關于再保險的政策的進一步釋放,中國再保險市場有望進入加速發展的階段。
記者了解到,再保險保費主要與直保業務的風險保費有直接關系。以壽險為例,壽險分保主要包括財務再保險、保障型再保險、儲蓄型再保險業務。財務再保險業務是幫助直保公司提高實際資本或降低最低資本要求,緩解其償付壓力;保障型再保業務是為直保公司分散包括疾病風險、退保風險、巨災風險等保險風險;儲蓄型再保險業務是針對直保公司所面臨的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所做的再保。
不過,“償二代”下,資本被釋放,直保公司的償付能力大幅提升,過去的財務再保險,以及占據財產保險分保主要業務的車險分保,市場需求都在下降。
相關人士認為,眼下,再保市場應該從填補車險保費減少的空白、緩解短期內業務規模下降帶來的現金流壓力、管理高波動的業務組合等方面著手,做好業務結構調整,轉變盈利模式。
從2016年年初至今的財務以及股票市場表現來看,再保險公司略低于市場表現。
2016-2021年再保險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表示,2016年上半年,全球上市再保險公司的平均股價下跌了0.7%,而同一時間段內,標普500指數上漲了0.8%——而在2015年第一季度內,全球再保險公司股價上漲了8.3%。
據了解,再保險公司面臨利潤被壓縮的困境,主要在于市場承保能力過于充足且巨災損失事件少有發生,導致再保險定價承壓。不過在2016年上半年,由于加拿大麥克穆雷堡的森林大火以及其他巨災事件,全球再保險承保損失達到100億美元,雖然再保險需要承擔的損失比例依舊在年度巨災保險預算之內,但全球對于巨災風險的態度已經發生扭轉。除了上述問題之外,再保險公司還需要繼續應對保險合同條款覆蓋面更廣帶來的沖擊,當然還有投資收益走低的壓力。
就目前來說,國內的中資再保公司、加上國際再保公司在華分公司已經可以滿足市場對再保業務的需求。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傳統的再保險商業模式很難面對新的競爭環境,再保險公司要從產品設計和服務創新等方面調整,積極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和盈利模式。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freereport/73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