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隨著《綱要》印發,“健康中國”已經成為國家戰略。
《綱要》支持創造“優化多元辦醫格局”,明確提出“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優先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推進和實現非營利性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同等待遇。”這無疑是為民營醫院的發展打了一劑“強心針”。
“玻璃門”阻礙民營醫院的發展
2016-2021年中國民營醫院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咨詢報告顯示,從2015年9月開始,中國大陸民營醫院的總數在歷史上首次超過了公立醫院的數量。截至2016年6月,其數量多達15303家,超過了公立醫院2000多家。
數量上令人振奮,但實際的服務量卻處于絕對的弱勢。有數據顯示,2015年,公立醫院床位占80.6%,診療人次27.1億人次,占醫院診療人次總數的88%。民營醫院床位占19.4%,診療人次3.7億人次,占醫院診療人次總數的12%。大部分人就醫的第一選擇仍是公立醫院,去民營醫院看病的人次不到公立醫院的1/7。
為什么民營醫院不敵公立醫院?
據經濟學教授蔡江南分析,一個國家的醫療資源可以分為四大類:醫院、醫生、藥品、檢查。在我國,這些資源往往通過行政化手段分配,塔尖的公立大醫院因此在準入、規劃、評級、編制、科研、醫保等政策方面具有絕對的優勢。因此民營醫院發展的劣勢也被稱為“玻璃門”——看得見,進不去。
由于公立醫院的評級、科研、編制等優勢明顯,人才也更傾向于向公立醫院流動。這也就使得民營醫院人才匱乏,診療技術跟不上。另外,一些民營醫院靠撈偏門、過度醫療等方式提高盈利,導致聲譽更加受損,形成行業日漸污名化的惡性循環。這也是患者對民營醫院產生不信任的原因。
隨著國家鼓勵社會辦醫的政策密集出臺,特別是此次《綱要》對民營醫院的支持,是否意味著民營醫院的人才壁壘破除?并且可以逃脫經營困境了呢?
民營醫院的春天來了?
10月23日晚上,2016中國民營醫院建設與管理峰會上,一場關于“民營醫院是否迎來發展的春天?”的辯論賽展開。
首都醫療集團常務副總裁隋國平認為,從去年開始,中國大陸民營醫院的總數在歷史上首次超過了公立醫院的數量。他表示看到了很多驚喜,如品牌民營醫院出現,學科、技術、人才顯著提升。而且,多家民營醫療機構走在上市的路上。這都說明,民營醫院進入了春天的狀態。
中金公司投資銀行部執行總經理李響也認為民營醫院的春天到來了。在資本市場上,民營醫院的表現也好于其它產業,在港股市場,醫院的財務膨脹能達到三五十倍,其它領域則在十倍左右。其次,A股市場民營醫院的并購也較前些年更容易,也更頻繁。
然而,在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王冬看來,民營醫院還處在冬天,只不過冬天有幾株梅花凌寒獨放。他認為,民營醫療還存在很多問題,如養老,社保,職稱評定等等,至今缺乏有效的機制。“南方醫科大學每年培養很多臨床醫學相關的畢業生,但直到今天,學生的就業意向和崗位選擇,90%都在各公立醫院。這些學生也知道,職稱評定和學術晉升等在公立醫院更容易實現。”
和王冬統一戰線的廣西廣濟醫院董事長余小寶認為,民營醫院在公立醫院的擴張面前,人才倒流嚴重;在大三甲醫院的虹吸面前,病源被壟斷;在政策上,盡管國家給了好政策,但往往落地的時候遭遇玻璃門、旋轉門,而資本往往更多做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的事情。
對于民營醫院的生存,余小寶的態度也很悲觀。雖然目前有民營醫療機構在闖關IPO,但在全國15000余家民營醫院中,上市的還不足千分之一。而且,民營醫院的老板們,每天晚上想的一個共同問題是,醫院怎么活下去。
民營醫院三十年確實取得了發展,政策也不斷向好,這是有目共睹的,也是這場辯論的共識,但政策落地到底怎么樣,不一而足。
基于從業者所處的環境表現出來的理性也好,感性也罷。我們可以看到仍然有部分業界人士感受到“寒意”。
“互聯網+”,民營醫院的發展新思路
可以想象的是,即便政策、需求和資本三方都驅動傾斜,民營醫院在短時期內還不可能趕超公立醫院。診療技術提升、人才引進、形象重塑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面臨傳統民營醫療發展的種種困難,一些從業者開始探索發展的新思路。
隨著“互聯網+醫療”概念的興起,春雨醫生、丁香醫生等線上線下聯動輕資產的模式,利用互聯網的概念和技術,實現遠程診療、智能診療、名醫資源共享等,用極低的成本迅速拉近與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
還有2015年“井噴式”發展起來的醫生集團,為我國醫改推進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打開了突破口,運用互聯網技術,為遠程醫療、分級診療的真正實現提供了保障。
優化就診流程和就醫透明度,提高醫療服務體驗,著力改變時下飽受詬病的醫療頑疾,互聯網+醫療或許能讓民營醫院走出一條新道路。
社區保健、家庭醫生領域是藍海
公立醫院體量大,改革涉及面非常廣,要“動”起來非常不易。而民營醫院體量小,更為靈活,也更加親民。
隨著全民保健意識的提高,在公立醫院無暇顧及的社區保健領域,也許可以成為民營醫院重塑形象,拓展市場占有率的發力點。
中孝科技集團CEO馬長山在互聯網+大健康高峰論壇上提到:“社區醫院的發展,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大數據、移動醫療等新技術手段,社區醫院重新挽回老百姓的信任。需要在資金、人才、設備、渠道、管理、品牌等方面做大投入,這些民營資本具有先天優勢,只有通過PPP模式,才可以讓社區醫院快速補上發展短板,承擔起自己國家定位和社會責任。”
另外,尚處于試水階段的家庭醫生領域,也為民營醫院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2016年,衛計委等多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17年,全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0%以上。
隨著國內家庭醫生制度的付費體系越來越完善,由醫保基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和簽約居民付費等方式共同分擔的付費體系逐漸明朗,“家庭醫生”領域將是一片藍海。
把握機遇,民營的未來不是夢!
在滿足公眾多元化的醫療服務需求上,民營醫院的角色至關重要。但在患者對民營醫院尚心存芥蒂,“玻璃門”仍無法完全沖破的情況下,民營醫院更需要自強,讓技術、服務、信譽,成為自己的“立身之本”。
記者采訪了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醫院管理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馮慶明博士,他給出了幾點建議:
找準方向:戰略定位跟著政府規劃與市場需求相結合,綜合考慮地方經濟發展水平、供需狀況,結合自身實力確定最佳的醫療服務板塊和進入模式。
增強實力:加強學科建設與逐步提高自身服務能力。一是與醫學院合作培養分層次以及可持續發展的人才體系。二是醫生集團合作以及在醫生多點執業放寬的政策下,引進人才,強化醫生隊伍的實力。三是建立醫院醫生的繼續教育與進修體系。
優質服務:優化就醫流程,提升服務質量,讓患者感覺到更舒心、安全、便捷的就醫體驗。
差異經營:提供特需服務,針對高收入人群,提供高端醫療服務,如和睦家。也可以深入社區,建設醫療保健服務體系。投入康復醫院和護理院等特殊醫療服務機構的建設。
自身減重:醫院發展一定需要控制成本。一是醫院整體的藥物、耗材物流完全可以交與國內優質的配送機構。二對于自身能力強的部門可以成立獨立醫學影像中心、檢驗中心、病理中心、消毒供應中心來對外經營,對于自身比較弱的部門,完全可以購買第三方服務。三、節能體系的改造與外包,醫院維護和運營成本每年都在增加,可以讓第三方企業來提供最優化解決方案。
“互聯網+”、智能醫療的迅猛發展,帶來就醫模式的改變,人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對醫療服務質量要求也更高,這些都給非公立醫療機構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
本文來源:HC3i中國數字醫療網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freereport/74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