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熱能源開發興起于70年代初,由于它的開發對環境影響發展小而逐漸替代不足的發電能源,是一種現實并具有競爭力的新能源。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地熱能市場需求不斷加大。
地熱能是一種綠色低碳、可循環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儲量大、分布廣、清潔環保、穩定可靠等特點,是一種現實可行且具有競爭力的清潔能源。
2017-2022年中國地熱能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表明,我國地熱資源豐富,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2015年調查評價結果顯示,全國336個地級以上城市淺層地熱能年可開采資源量折合7億噸標準煤;全國水熱型地熱資源量折合1.25萬億噸標準煤,年可開采資源量折合19億噸標準煤;埋深在3000-10000米的干熱巖資源量折合856萬億噸標準煤。
與此同時,我國地熱能市場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加快開發利用地熱能不僅對調整能源結構、節能減排、改善環境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培育新興產業、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增加就業均具有顯著的拉動效應,是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
“十三五”時期,隨著現代化建設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南方供暖需求的增長,集中供暖將會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同時,各省(區、市)面臨著壓減燃煤消費、大氣污染防治、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費比例等方面的要求,給地熱能發展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根據《規劃》,“十三五”時期新增地熱(制冷)包括新增淺層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7億平方米,新增水熱型地熱供暖面積4億平方米。新增地熱發電裝機容量500MW。到2020年,地熱供暖(制冷)面積累計達到16億平方米,地熱發電裝機容量約530MW。
《規劃》提出,2020年地熱能年利用量7000萬噸標準煤,地熱能供暖年利用量4000萬噸標準煤。京津冀地區地熱能年利用量達到約2000萬噸標準煤。
參與編寫《規劃》的中石化新星公司副總地質師兼新能源研究院院長劉金俠分析了京津冀占比高的原因,他認為,京津冀地熱資源豐富,市場需求大且技術成熟。
京津冀地區構造上位于渤海灣盆地中部的冀中坳陷與滄縣隆起,獨特的構造演化特征成就了京津冀地區豐富的地熱資源。北京有10個地熱田、天津有8個地熱田,河北省有30個地熱田。這些地熱田在平面上連片分布,為規模化開發奠定了資源基礎。
《支撐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地質調查報告(2015)》顯示,京津冀地區每年可開發利用的地熱熱量折合標準煤3.43億噸(其中淺層每年可開采熱量折合標準煤9200萬噸;水熱型年可開發量折合2.5億噸標煤),相當于京津冀2014年燃煤消耗總量的94%,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8.18億噸。
供暖市場方面,京津冀地區經濟發達,人口密度512人/平方千米,高于全國人口密度142人/平方千米,化石燃料消耗量大,化石能源消耗密度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太行山、燕山環繞,大氣環流不暢,這是導致該區頻發大范圍霧霾的重要原因。地熱供暖替代的是供暖鍋爐的燃煤和直燃的散煤,不產生污染物。地熱供暖為當前大氣污染治理提供一條重要的路徑。
劉金俠介紹,經過40余年的開發利用,京津冀地區已經形成了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技術先進,培育了中國石化、北京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天津地熱勘查開發設計院、恒有源等一批有實力的地熱勘察開發利用企業和機構,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地熱勘察開發利用技術體系,具備了加快發展的基礎。
依照國家能源“十三五”規劃,非化石能源從2015年到2020年要增長3個百分點,而在我國首次編制的“十三五”地熱能發展規劃中,地熱能占比將達到1.5%,比目前的0.5%提高1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在非化石能源今后五年的3個百分點增幅中,地熱能將占1/3,說明地熱能在未來能源結構調整中的貢獻十分巨大。
我國已經發布了“大氣污染治理10條”,就目前來看,我國采暖用的燃煤鍋爐,特別是大量的農村散煤是造成霧霾的一個重要原因。地熱能起到的是什么作用呢?地熱能替代的是散煤和生活鍋爐,國家頒布的采暖鍋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塵的排放標準分別是電廠鍋爐的4倍、4倍和2.5倍。
據測算,1噸散煤直接的污染物排放是1噸工業燃煤經集中減排后污染物排放量的十幾倍。相對于太陽能發電、風電等替代燃煤電廠排放的污染物,地熱能供暖替代的是供暖鍋爐的燃煤和直燃散煤所產生的污染物,因此發展地熱能對于大氣污染治理的意義將更加突出。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freereport/76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