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我國經濟及政策的晴雨表,2016年的銀行間債券市場走勢可謂一波三折。雖然前三個季度無論是通脹走勢還是經濟增速,均延續下行態勢,但債市并未因經濟基本面的支持而走出明顯的單邊牛市,債市周期與經濟周期在2016年出現明顯分歧。
2017年1月12日傍晚,人民銀行公布了2016年12月的金融統計數據。盡管社會融資規模和貨幣增速高出市場一致預期,但利率上升已令債券發行量銳減。
從債券市場交投來看,大批量取消發行意味著被寬松流動性掩蓋的供需矛盾終于爆發出來。從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來看,更廣泛統計范圍的社會融資實際上已經在放緩,無形之手予取予奪,流動性正在驟然收縮。而且,相比于貨幣寬松階段的傳導緩慢,偏緊的貨幣政策向來更加迅疾。
考慮到市場流行策略和投資習慣的逆轉才剛剛開始,同業理財監管組合拳仍未出盡,利率波動恐怕余波未了,供需矛盾仍待釋放。流動性收縮不僅在債券市場所向披靡,疊加信貸的變化,這種緊縮效應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延伸至實體經濟。“再通脹”的投資邏輯在被市場廣泛認可之前已經醞釀了整整一年的時間,但當其成為一致預期之際,由于流動性收縮,這一邏輯卻可能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自2015年下半年開始,銀行同業存單發行規模快速增長,但過快擴張的背后,存在著期限錯配、杠桿快速提升、資金空轉等問題,也使得監管機構希望控制同業存單的擴張速度。2017年以來,在監管機構將收緊政策的一致預期下,同業存單發行規模為何還是不斷創出新高?機構認為,歸根到底是由于目前銀行資金需求量巨大。
據2016-2021年中國債券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咨詢報告統計,截至3月14日,2017年同業存單發行規模已達3.84萬億元,而目前至少已有416家銀行公布2017年同業存單發行計劃,合計規模逾14.56萬億元。
綜合機構觀點來看,近期同業存單發行量如此巨大,主要歸因于以下四點:一是到期滾動發行壓力大,同業存單在2月份到期量突破萬億后,3月、5月還將迎來兩場到期洪峰,銀行不得不繼續發行新單“續命”;二是存款增長乏力,尤其中小銀行對核心存款的吸儲能力有限,而信貸、非標等需求旺盛,發行同業存單可以彌補部分負債端資金缺口;三是改善監管指標,包括LCR和MPA。3月的MPA考核對于許多銀行而言都不達標,發行同業存單能夠改善LCR指標,同時因為同業存單并不算作同業負債,所以不會影響MPA指標;四是市場擔憂同業存單監管新規即將落地,在新規出來之前試圖盡量做大存量,出現搶發現象。
對于投資者而言,同業存單也具備很多優勢,其相對較高的流動性、收益率,以及相對較低的風險,使得其深受貨幣基金、廣義基金流動性管理需求的喜愛。業內人士指出,從需求角度看,一方面,同業存單違約風險小,利率卻大于信用債,性價比很高。目前同業存單利率明顯高于同期限同評級信用債,且其實際的信用風險更低,這導致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熱衷于投資同業存單。另一方面,同業存單于銀行間市場發行,相比線下吸收同業資金,市場交易對手更豐富和活躍。同時,同業存單在場內發行,可轉讓、可質押回購,流動性較好,亦方便銀行進行流動性管理。
出于上述各種原因的考慮,銀行依然在積極發行同業存單,同時出于對高流動性、高收益率、低風險的追求,投資者共同的最佳投資策略轉變為投資同業存單,由此同業存單市場形成了供需兩旺的局面。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freereport/77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