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能上網電價由0.75元/千瓦時提高到0.85元/千瓦時,即新增財政補貼100億元,即可產生重大推進作用。中國極有可能成為未來生物刺激素應用的最大市場。以下對生物能市場規模分析。
生物能市場規模分析,截至2016年底,全國已投產生物質發電項目665個,并網裝機容量1224.8萬千瓦,年發電量634.1億千瓦時,年上網電量542.8億千瓦時。其中,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254個,并網裝機容量646.3萬千瓦,年發電量326.7億千瓦時,年上網電量298.5億千瓦時。2018-2023年中國生物能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表明,美國生物質直燃發電發展迅速,1990年裝機容量僅達到6,000MW,2010年則升至10,400MW。截至2012年年底,美國生物質直接燃燒發電約占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75%,有300多家發電廠采用生物質能與煤炭混合燃燒技術,裝機容量22,000MW。預計到2030年,裝機容量將達到40,000MW。
我國是全球第一能源消費大國。為了降低碳排放、實現低碳發展,我國將能源結構調整擺在了重要的位置。能源結構調整中將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由于其多種天然優勢已成為可再生能源中重點發展的能源。從國內情況來看,雖然中國在生物識別技術領域研究已處于世界先進水平,但目前應用規模和滲透率與歐美市場相差還很大,加之目前行業增速穩定,估計國內未來將有較大發展空間。現從四大趨勢來分析生物能市場規模。
生物能市場規模預計到2050年,全球食物需求將比現在增加1倍。在全球范圍內“生物能對糧食安全的影響”主要體現為分配問題,即價格和貿易問題。農業技術進步在實現全球農業產出,滿足不斷提高的人類食物需求上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作為汽油和柴油的替代品,其價格是高度關聯的。燃油價格的上漲必然聯動生物燃料價格上漲,進而拉動其原料(谷物及其他農產品)價格上漲。玉米等生產生物燃料的原料與燃油價格和生物燃料價格正相關。
在沒有發現新的替代能源之前,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是一個長期趨勢,將會直接刺激以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為代表的生物能的發展,但是生物能的擴張并不會無限膨脹。生物能市場規模分析,生物能的發展除受各國優先保障食物安全的政策層面的干預外,還會受到經濟利益的調節。隨著生物能部門對糧食消耗的增加,可供食用的糧食數量會減少,這將推高糧食價格,不斷上漲的糧食價格會反過來抑制生物能的發展。生物能的發展將會在能源市場(原油市場)和糧食市場之間不斷調整,同時帶動糧食價格的調整,實現一種動態的平衡。
生物能市場規模分析,2006/07年度全球用于燃料乙醇生產的谷物約占全球谷物總消費量的3.46%,2007/08年度全球用于燃料乙醇生產的谷物約占谷物總消費量的4.46%,2008/09年度這一比例約計達到5.68%。全球燃料乙醇的生產呈增長態勢。
目前生物能的利用引發了新一輪國際性的糧食價格上漲,并已逼近30年來最大年度增幅。大量用糧食生產生物燃料,導致谷物產量的增加無法滿足持續增長的需求。本輪的糧價上漲由玉米的供需矛盾引起,并通過聯動機制傳遞到其他農產品,由國際傳遞到國內。短期的政策干預很難改變這種趨勢。從長期的需求來看,世界經濟的強勁增長將對農產品產生穩定的增長需求。生物能的利用極大地擴張了世界谷物的需求量。
在生產方面,由于受到種植面積擴張和資源密集型的投入品(如燃料和化肥等)價格過高的限制,很多國家農業增產困難。糧食供求將長期偏緊,大米、小麥、玉米的庫存使用比率將長期維持在較低的水平,糧食價格上漲將成為長期趨勢。
生物能的發展極大地擴張了對農產品的需求,隨著經濟的增長、人口的增加和人們膳食結構的改變,世界的谷物需求量將會不斷提高。生物能市場規模分析,在高糧價和全球糧食需求增長的刺激之下,農業部門在政策和經濟利益的調節下會作出增產的調整以滿足不斷增長的糧食需要。在主要農產品出口國的增產潛力沒有充分發揮出來以前,受強勁需求和高糧價的刺激,國際農產品的貿易量會保持增長態勢。糧食需求在地區間的不平衡將加劇。
美國糧食和農業政策研究所(FAPRI)、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OECD—FAO)、美國農業部(USDA)(2008)預測,未來10年國際小麥、粗糧、大米的貿易量呈增長趨勢。FAPRI(2008)的預測,未來10年,全球小麥的凈貿易量年均增長2.7%,到2017/18年度將達到1.704億t;全球粗糧的凈貿易量將年均增長1.8% ,到2017/18年度達到1.314億t;全球大米的貿易量將年均增長1.8% ,到2017/18年度達到3 440萬t。
在中國大規模發展生物能的工業前景需要重新評估。生物能市場規模分析,雖然中國在政策上也鼓勵發展生物能,西部地區也進行了發展多種生物能(如麻風樹)的試驗,但從現實可行性來看,大規模的、工業化的生物能發展,在中國的前景并不樂觀。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freereport/78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