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是生物的生長和代謝所必需的微量有機物。全球維生素產業經過多年的分化、改組、并購,已經形成了很高的集中度,產業也逐漸向中國、日本等國家轉移,以下是維生素行業分析。
維生素的品類較多,早期人們主要通過食物攝取,目前大量維生素均通過化工原料合成或由玉米/大豆等農產品發酵獲得。一般維生素的合成路徑較長且路線較多,流程繁瑣,且多數會涉及一些核心中間體,如VA中的檸檬醛,VE中的三甲基氫醌及異植物醇,VC合成中的古洛糖酸等。
維生素的主要應用領域整體相對穩定,據博亞和訊,除VC、肌醇、VB1及VB12之外,2018年全球維生素超過60%均用于飼料領域,氯化膽堿繼續完全用于飼料領域。在使用時,一般先將維生素等營養成分配置成預混料,隨后摻混后做成飼料供養殖行業使用。
維生素工序多、污染物難處理、技術壁壘較高,全球多數品種生產廠家僅4-6家,且CR3普遍大于70%,呈現高度集中態勢,定價權集中于寡頭手中,導致價格更多取決于“人為”作用。維生素行業分析指出,技術門檻較高的品種有VA、VE、VB5等。
由于全球室內規模化養殖愈加普遍,陽光照射缺乏下動物自身合成維生素能力受削弱,對維生素的需求體現為剛性。多數維生素處于凈出口狀態,如2018年VE累計進口只有0.8萬噸,出口高達6.1萬噸,但不同品種數量差異較大。
我國維生素內銷為主,飼料拉動國內維生素需求穩定增長。2018年國內維生素產量9000 噸,進口1169 噸,出口2954 噸,表觀消費量7215 噸,以內銷為主。未來國內下游飼料行業每年保持低速增長,維生素需求穩步提升。
行業上游主要是石油等基礎化工原料,供給端是價格周期波動主要策源地,環保停產和生產事故是主因。維生素行業分析指出,維生素工業生產采用化工合成或者生物發酵生產,污染物排放量較大,在全國各地方省市都屬于需環保嚴格監管類企業。各地環保督查或安全生產檢查,導致部分維生素生產企業減少生產縮減產量,甚至停產,由于大部分維生素細分品種生產格局相對集中,幾家產量優勢企業減產或停產,引起相關品種維生素未來供應急劇萎縮擔憂,市場報價飆升。
行業下游主要包括飼料、醫藥及化妝品、食品飲料,其中飼料行業占維生素需求量的48%。全球飼料產量一直保持2%左右的穩定增長,短期會受到經濟危機、禽流感等的不利影響而在區域內波動,但全球的養殖業發展較為平穩,因此對于維生素的需求較為剛性。在飼料成本占比中,微量礦物元素、氨基酸、維生素等預混料占 5%左右,因此飼料行業對維生素漲價不敏感,維生素價格向下傳導較為順暢。
今年6月,我國禽類養殖效益迎拐點,維生素需求望改善。我國白羽雞養殖利潤由負轉正,迎來拐點,養雞周期約為40-45天,養殖效益回升利好上游飼料、飼料添加劑,預計將對維生素需求有明顯刺激。
展望未來,我國高速增長的經濟為維生素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行業需求量激增,行業利潤水平不斷提高。但同時,隨著行業內企業數量的增加,業內競爭逐漸加劇,行業內優秀的企業越來越重視市場的研究,特別是企業發展環境和需求趨勢變化的研究,以上便是維生素行業分析所有內容了。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freereport/81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