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生鮮電商新模式不斷涌現,但到了年末,呆蘿卜、秒生活和我廚等生鮮電商相繼出現倒閉或者資金鏈斷裂等問題。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多家生鮮電商不斷被爆出陷入困境。
生鮮電商一直被認為是電子商務市場的藍海。隨著競爭加劇,生鮮電商行業正在進入洗牌期。不過,巨大的市場潛力下,一些生鮮電商也面臨著生死的考驗。12月11日,記者登陸主打凈菜配送服務的生鮮電商我廚官網和APP發現,均已暫停服務。目前,官方留下的聯系電話和客服專線或是暫停服務,或是無人應答。
我廚的運營主體為我廚(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份,注冊資本約9172萬元人民幣。公司由易果生鮮的運營主體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全資控股。公司最終受益人為易果生鮮聯合創始人金光磊。
在此之前,多家生鮮電商經營也已出現危機。11月底,誕生于安徽的生鮮電商“呆蘿卜”因資金鏈斷裂、拖欠供應商貨款,陷入關店風波,千余家門店歇業。幾乎在同一時間,生鮮電商“妙生活”關閉了在上海的所有門店。
生鮮電商倒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損耗大。雖說生鮮商品的毛利率很高,但由于產業鏈太長,包括種植、選品、包裝分揀、物流、損耗和營銷等環節,便直接導致產品的損耗大,利潤降低。因此,縮短供應鏈是其解決之道。通過縮短供應鏈,來降低損耗,節約成本,才能夠提高滲透率,從而真正獲利。
對于生鮮電商來說,有保證的供應鏈渠道,才能讓消費者買到具有高性價比的商品。但目前眾多生鮮電商平臺在產品種類、服務體驗以及配送方面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一味靠“燒錢”培育市場難以持久。
在2016年以前,由于投入大、成本高、回報周期長等客觀原因,冷鏈產業表現一直不溫不火。自2017年起,我國多部委陸續出臺政策,推動冷鏈物流行業健康發展;同時,隨著新零售模式的出現、生鮮電商行業的快速崛起,冷鏈產業邁入高速發展期。
2018年中國食品冷鏈物流需求總量達到1.89億噸,較2017年增長4127萬噸,同比增長21.4%。冷鏈物流市場總規模達到2886億元,較2017年增長336億元,同比增長13.2%。
眼下,冷鏈物流已經成為各方巨頭與資本爭相追逐的對象,催生出一批具備全國性服務能力的冷鏈物流企業。記者發現,布局冷鏈賽道的玩家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實力雄厚的電商平臺,如阿里、京東、蘇寧等,依靠背后強大訂單量和數據支撐自建冷鏈物流;第二類是順豐、中通、圓通等快遞巨頭,基于自身在物流運輸網絡方面的深厚底蘊進行冷鏈布局。還有一類則是第三方供應鏈服務平臺,如鮮易供應鏈、九曳供應鏈等。
2019年以來,一批行業頭部玩家在冷鏈產業上動作頻頻。比如順豐和美國物流巨頭夏暉宣布成立冷鏈物流合資公司,京東物流正式推出京東冷鏈品牌,并與中國國際貨運航空開始了一項全球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合作,阿里巴巴的冷鏈物流版圖上再添馴鹿冷鏈,背靠騰訊、阿里巴巴的O2O餐飲配送平臺美團、餓了么也開始布局短途冷鏈。
從行業格局來看,2019年是生鮮新模式企業從供給井噴邁向存量競爭的關鍵年份,一方面,社區生鮮新成立的企業數量2019年陡降至1家,部分顯現出行業供給的企穩,另一方面,尾部的生鮮電商企業在2019年年末陸續陷入經營困境。尾部企業開始洗牌,而頭部企業持續融資、跨區互相滲透,構成當前生鮮到家格局的核心特點,2020年將成為頭部企業之間正面競爭之年。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101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