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醫藥創新環境不斷改善,仿制藥的利潤空間逐步縮小,倒逼企業向醫藥創新轉型。在此背景下,企業創新動力增強,各藥企的研發投入不斷加大,創新已成為優質藥企發展的必經之路。
近年來我國醫藥創新環境不斷改善,一系列鼓勵藥品創新的監管政策落地實施,創新藥納入醫保目錄的路徑加速拓寬,各類政府資金、大量社會資本投入到醫藥創新領域。與此同時,仿制藥的利潤空間已逐步縮小,倒逼企業向醫藥創新轉型。在此背景下,企業創新動力增強,各藥企的研發投入不斷加大,創新已成為優質藥企發展的必經之路。
過去五年,醫院用藥的前十大品種中,治療性品種和創新藥地位不斷提升,主要推動的政策來自于:一是仿制藥集采政策,在此過程中仿制藥加速替代原研市場,實現騰籠換鳥;二是醫保談判加快創新藥納入醫保報銷,推動創新藥滲透率快速提升。從集采、醫保等政策上來看,當前創新轉型趨勢不可逆轉已經成為共識;傳統的仿制藥生存模式將持續承壓,向高壁壘、高收益的創新藥轉型是企業發展的趨勢。
2018年以來,由于集采、一致性評價、輔助用藥等政策影響,部分公司的傳統品種銷售受到較大影響,行業整體開始向創新轉型。從板塊研發支出情況來分析,2018年、2019年板塊的研發費用增長非常明顯。2019年,化學制藥板塊中,大部分龍頭企業的研發費用均持續增長,研發費用增速顯著高于行業整體收入增速。從化學藥板塊研發投入前10名企業看,恒瑞醫藥、科倫藥業等制藥板塊的龍頭企業,也是創新轉型相對較快的公司。2019年,這些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均有上升,企業向創新轉型的投入需求強烈,預計行業的分化也將持續。
另外,仿制藥板塊整體受到帶量采購等政策壓力,向創新轉型的趨勢也十分明顯,轉型的模式較為多樣。由于完全從頭開始研發難度較大,收購、產品合作/引進是較常見的做法。除了化學制劑企業外,以眾生藥業、華潤三九為代表的傳統中藥企業也在積極布局創新藥,轉型模式與仿制藥相似,包括自主研發、與CRO、藥企進行合作開發、產品引進等。
創新藥被投資機構視作下一個十年的投資金礦,2019年我國藥品終端市場規模達17955億元。其中,創新藥占比小于5%。而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其創新藥銷售額占比普遍超過70%,甚至達到接近90%的水平。
中國創新藥市場空間巨大,加上國內仍在持續增長的藥品市場和老齡化帶來的強勁需求,未來可能帶來數千至萬億級別的增量市場。5月6日,前BMS腫瘤事業部副總裁和病毒事業部副總裁郭安峰任首席創新官加入1藥網,負責公司互聯網醫療平臺運營與創新。這被業內視為1藥網加碼創新藥商業化市場。
業內人士認為,疫情期間新增的客戶都留存下來了并形成了網上看病購藥的習慣,尤其是慢病患者,這為后疫情時代的持續增長打下了基礎。2020年第二季度營收將在人民幣15.5億元至人民幣16.8億元之間,同比增長約85%至100%,未來仍望保持可持續的高速增長。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102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