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效建成統一的指揮體系、生產體系、收儲體系和調度體系,常態化做好重點醫療物資保障工作,持續開展應急值班值守,著力增產能、穩生產,統籌多方資源,推動醫療物資供應保障能力不斷增強,有效保障了疫情防控需要。
2021-2026年中國醫療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針對近期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多地頻發的情況,業內人士表示,第一時間與發生疫情的省份溝通,加強對新冠病毒檢測試劑、防護用品、治療藥物和疫苗等重點醫療物資生產調度,密切跟蹤監測重點企業生產供應情況。截至目前,抗原檢測重點生產企業周產能超過5億人份,N95/KN95口罩重點生產企業周產能超過1億只,防護服重點生產企業周產能超過300萬件,新冠病毒疫苗年產能超過70億劑、產量超過55億劑,能夠滿足當前疫情防控形勢需要。
業內人士表示,將持續完善重點醫療物資生產調度和供應保障,強化供需精準對接,確保及時足量供應;密切跟蹤新型檢測試劑、治療藥物和疫苗研發上市進度,及時指導企業做好規模化生產準備;支持企業開展國際合作,協助發展中國家提升本地化生產能力,為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作出更多中國貢獻。
業內人士透露,將加快落實《“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加快推進創新成果產業化,開展醫藥產業鏈強鏈補鏈行動,聚焦薄弱環節,支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展協同攻關,持續提高醫藥工業制造水平,建設一批高標準原料藥集中生產基地。
近幾年,如果評選哪些行業的工作壓力大,醫院無疑將位居排行榜前列。在疫情持續影響下,醫療資源出現結構性短缺,醫護人員肩負重擔,時常處在高強度工作環境中。
當前是數字經濟的時代,數字化轉型浪潮席卷各行業,醫院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與業務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一直是業界探討解決的方向。那么,醫院能否借助數字化技術,在提升患者就診體驗的同時,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負荷。
顯然可以。ALE 作為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推動者之一,深刻理解醫院、醫護人員的真實訴求,并通過定制的數字化醫療解決方案,幫助醫護人員與患者建立更加便捷、清晰的連接,從而讓醫護人員“減負”,能夠更高效地投入工作。
醫護人員,尤其是護理人員的工作負荷來自多個方面。一是照顧患者、輪班換崗,需要大量的走動;二是針對不同的患者查找對應的醫療設備,十分繁雜;三是處理住院病人的告警通知,據統計超過 70%的告警為誤報或者不相關的告警,帶來了大量的額外工作量。此外還要應對患者(包括患者家屬)的各類情緒等,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一些醫院采用了自助掛號和繳費服務、數字病歷、機器人導醫服務等,但這遠遠不夠。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可以幫助精簡多個環節的工作量。ALE 的數字化醫療解決方案,一方面協助醫護人員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另一方面可以提供高質量的診療護理服務,從而提升醫院的口碑和競爭力。
醫療投資進入市場發展新區域,2022年國際醫療市場復雜。醫療健康市場已逐漸顯現出存量市場的跡象,在地緣政治和醫保政策的宏觀環境下,未來整個醫療領域效率的提升,包括控費,會成為驅動行業增長的外因。
以上就是醫療行業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123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