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一直是我國鋼材產品中消耗量最大的品種,2021年的鋼筋產量達到了25206.3萬噸,約占鋼材產量的19%;雖然較2020年的產量(26754.2萬噸)有所回落,但仍處于較高的水平。作為基建和建筑工程用基礎材料之一,廣泛應用在高速公路、鐵路、橋梁、隧道、水壩等公用設施,以及房屋建筑的基礎、梁、柱、墻、板等的建設中,是不可或缺的結構材料。
因此,鋼筋質量對于保障基礎設施和建筑安全至關重要。然而,由于受產品逐利驅動,許多企業在生產鋼筋時,采用了“穿水工藝”,即鋼筋在軋制結束離開軋機后,立即進行噴水冷卻,隨后再進入冷床冷卻,此時利用鋼筋芯部余熱進行熱處理,獲得的產品則被廣泛地稱為“穿水鋼筋”。
2022-2027年中國鋼筋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指出,此類工藝生產的鋼筋雖然能夠控制成本,提高產品的強度,但是也存在諸多較致命的缺點,例如:極易生銹;在放置或服役過程中會發生強度明顯降低的現象;經焊接后,焊接接頭強度降低,容易在接頭處發生斷裂的隱患;以及耐疲勞性能降低等等,都會極大地破壞鋼筋的抗震性能,影響服役安全性,對人民生命安全和建筑結構的安全運行造成長期的隱患。
與之相比,熱軋帶肋鋼筋則在放置或服役過程中的強度變化不明顯,焊接后的接頭強度變化也不大,抗震性能優于“穿水工藝”處理鋼筋。因此,熱軋帶肋鋼筋在服役時具有更高的安全保障。同時,國家標準委員會于2018年2月6日頒布并實施了新版標準GB/T 1499.2-2018《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代替GB/T 1499.2-2007),希望能夠減少和遏制穿水鋼筋“冒充”熱軋鋼筋的現象。
目前,四川省正與重慶積極對接溝通,爭取在川渝兩地共同推廣含釩高強度抗震鋼筋應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釩產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四川相關企業要搶抓機遇、有所作為。
近年來,鋼筋產量進入穩定期,市場對產量的需求逐漸過渡為對質量的需求。特別是汶川地震后,高強鋼筋的比例明顯增強,對鋼筋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
不僅有市場的需求,也有國家標準的要求。2018年11月鋼筋新國標實施后,對鋼筋的強度、韌性等性能要求更高,全部采用釩微合金化熱軋帶肋鋼筋生產工藝,對釩的需求量將進一步加大,預計全國每年2億噸的鋼筋產量對釩的需求將增加到10萬噸左右。
以成渝兩地雙城經濟圈為代表的建設新格局蓬勃發展,對優質鋼材的需求將呈迅速增長。四川應充分整合配置人才、科技、平臺和資源優勢,全面構建“產品高端、技術領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釩鈦產業體系,充分擴展四川釩鈦資源及產業的優勢,力爭在 “國內經濟循環為主、國內國際經濟循環互促”新型發展格局獲更大發展。
鋼筋迎來大發展,2022年我國各省鋼筋行業推廣進展大。目前,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下,我國鋼筋行業將面臨從碳排放強度的“相對約束”到碳排放總量的“絕對約束”。此外,北京、河北、湖南、安徽、山西、山東、廣東、浙江、上海等省市也陸繼開始推廣鋼筋應用。
以上就是鋼筋行業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1236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