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紡織業研發進一步開放,目前國內紡織業企業改革轉型進入重要時期。當下,我國紡織業加速布局全球市場,同時,政策推動紡織業高質量發展。現下,中國紡織業在中低端產品上的競爭力已遠不如東南亞、印巴等地區,為尋找新的競爭優勢,部分紡織企業大力開發優勢產品,走差異化發展道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為一個古老又年輕的行業,紡織產業在我國有著重要的地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在繁榮市場 、出口創匯 、吸納就業、增加居民收入、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因此,紡織服裝業行業的轉型與變革往往能引領整個時代。
事實上,過度依賴人工在傳統紡織行業上下游產業鏈中并不少見。隨著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快時尚強勢崛起,品牌及消費需求的變化,小單快反、定制化服務正成為行業主流,傳統以人工為主力的生產制造模式不再適應產業發展。目前中國正面臨勞動力緊缺以及疫情因素的現實挑戰,技術工人招聘難、員工技能培養難讓很多傳統紡織企業的生產經營步履維艱。除了依賴人工外,產能浪費、效率低下、管理模式老舊等,也成為制約紡織業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
隨著信息技術的多樣化發展,紡織行業的大中型企業融合創新發展的趨勢非常明顯,推動全行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實現需求精準響應、資源動態配置、業務高效協同,數字化建設成為紡織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成為新形勢下行業實現降本增效以及創新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和關鍵技術支撐。
作為一個規模龐大、市場充分競爭的傳統產業,如何擺脫企業之間低端的價格競爭模式,實現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管瑞峰指出,“整個紡織服裝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利用數字化、智能化的技術,例如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精細化的管理以及降本、增效,從何獲得競爭優勢。同時,數字化和智能化也有利于提升中國紡織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擺脫低端印象”。
展望未來,隨著工業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數字化技術與傳統制造業深度融合滲透,紡織產業轉型將駛入數智化快車道。致景科技將通過“科技+紡織”,打造先進的紡織工業互聯網平臺,并持續優化和迭代,更好的服務中國廣大的紡織企業,為中國紡織業美好未來增添更廣闊的想象空間。
隨著技術發展、勞動力成本、物流、關稅等的變化發展,我國的紡織產業呈現了自工業革命以來的第五次轉移動作——往東南亞去。紡織服裝行業承載了大量就業,對保障居民就業的貢獻遠遠大于經濟效益上的貢獻,是中低技能勞動力就業的蓄水池。
我國紡織業在過去30年間快速發展,如今,已經形成了十分成熟的產業鏈,但是也面臨諸多困境。紡織服裝行業屬于比較典型的勞動密集行業,過去二三十年國內紡織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第一人口大國帶來的人口紅利。但隨著經濟發展,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上升,且計劃生育之后出生率下降,我國的人口紅利逐漸減小,導致國內紡織企業的生產成本越來越高。
近幾年我國紡織業營收呈現下降的趨勢,尤其是2020年受疫情影響,使得營收進一步下降。2022-2027年中國紡織業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2022年1-2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069億元,同比增長13.5%;實現利潤總額248億元,同比下降1.8%。全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4.8%,高于疫情前(2019年同期)增速3個百分點;全國網上穿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9%,紡織服裝內銷表現較為平穩。
可持續發展的持續貫徹,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也對我國制造業的環保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僅次于石化工業的第二大污染產業,紡織行業首當其沖。新《環保法》規定:紡織企業化學需氧量(COD)直接排放需控制在每升80毫克”,這是自2013年COD直排標準提高到每升100毫克后,紡織服裝行業的排污門檻再次提升。當然,還有關稅政策的影響。早期,中國對美征收關稅的產品主要是農產品,包含棉花。棉花是重要紡織原料,2017年我國從美國進口棉花50.53萬噸,占總進口棉花的44%,征收關稅后,每噸進口成本提升了3500元以上,對純棉水刺非織造企業產生一定影響。中期,美國對中加征關稅則囊括了各種原料(棉、毛、絲、麻和化學纖維)的所有紗線、面料、產業用紡織品以及部分紡織機械類產品。而在這之前的2017年,美國是我國產業用紡織品最大的出口市場。關稅加征將會直接影響到我國紡織產業對美的出口。
紡織業智能化重塑,傳統紡織業發展較難滿足市場新需求。面對“內憂外患”,日益增長的生產成本,中國紡織企業不得不必須找尋一條合適的出海之路。目前,紡織業發展對于中國式現代化的穩步推進具有重要意義,是民生的壓艙石,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先導產業,是不確定國際環境中體現國際合作確定性的重要力量。
以上就是紡織業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1243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