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人臉識別技術的出現和應用逐步取代了傳統密碼等認證方式,在交通、門禁考勤以及金融支付等領域應用廣泛。與發達國家相比國內人臉識別技術發展較遲,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人臉識別是一種基于人臉生物特征的生物識別技術,通過采集、處理和比對人臉圖像來確認或識別一個人的身份。該技術廣泛應用于安全領域、智能手機解鎖、身份驗證、視頻監控、人機交互等各個領域。人臉識別在安防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監控攝像頭配備了人臉識別功能,可以用于快速識別潛在的嫌疑人或追蹤犯罪分子。
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不斷成熟,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人臉識別行業發展現狀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為56億元。隨著人臉識別技術在各行業應用滲透的不斷深入,初步核算2022年中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可達到68億元。人臉識別應用最多是安防占54%,其次是金融占16%。此后分別是娛樂10%、醫療7%、電商零售6%、出行3%、政務2%、其他2%。
根據人臉識別行業發展現狀最新數據,近幾年中國人臉識別相關企業注冊數量整體不高,2017-2019年,由1560家增長至2340家左右,年平均增長約25%,達到新增企業注冊量峰值,從2019年開始相關企業注冊數量開始下降,到2021年降至1100家左右,較2019年降低約53%。在區域分布層面,我國湖南和廣東省的人臉識別相關企業數量位于前列,2021年兩地區的企業數量分別達到3300家和2650家左右,占全國企業總量的32%和25.7%,其次是江蘇省以8%的份額占比位于第三,其人臉識別相關企業數量約為824家。
利用人體生理行為特征進行身份識別的技術除了人臉識別外,還有指紋識別、虹膜識別、語音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先就人臉識別而言,整體性能指標處于絕對優勢;而指紋識別抗干擾性弱;虹膜識別雖然精確率最高,設備成本同樣高位;語音識別具有可變性。考慮成本、精準度、安全性等諸多因素后,人臉識別是生物識別技術中的翹楚,未來發展可期。
人臉識別行業發展現狀顯示從大眾選擇驗證方式這一角度來看,指紋識別仍舊是多數用戶的首選方式,比例達到73.55%;其次是密碼輸入,為61.40%;人臉識別居于第三,人數占比56.82%,比指紋識別低了17%左右。雖然現階段人臉識別與指紋識別在驗證方式應用上存在一定差距,但人臉識別技術的優勢暫無其他同類技術能匹及,隨著相關技術的完善以及設備成本的降低,人臉識別將逐漸取代指紋驗證方式。
相較歐美國家,我國人臉識別技術發展略晚,因此具有一定上升空間。近幾年國內人臉識別發展迅速,特別是涌現出一批以中科院為代表的機構深耕行業,大幅提升了整體科研成果質量,但在算法、芯片等核心方面仍落后于歐美。未來人臉識別個人信息保護管理更為完善,隨著商業化應用愈加廣泛、深入,預計2024年我國人臉識別產業市場規模將突破100億元,十年內行業有望達到千億級規模。
總體看來,人臉識別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成熟市場規模也在逐漸擴大,應用領域也隨之拓展。人臉識別在安防領域以及商業應用中占據較大市場。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1245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