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省近日舉辦的現代畜牧產業發展戰略高層論壇上,一些專家圍繞我省畜牧業規模化發展問題,從養殖小區建設、推進合作經營、探索發展家庭牧場等不同角度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一些有借鑒性的建議。
規模化養殖需要配套措施
如今,畜產品競爭已由過去的數量競爭發展到質量、技術和資金實力競爭的新階段。有專家指出,基于我們的國情,我們不應過多受發達國家畜牧養殖模式的影響,片面追求規模化。應該合理發展畜牧規模化養殖,不能盲目認為規模大就是現代化畜牧業。因為生產規模越大,需要的配套措施,如科學管理水平、疾病預防控制能力等也就要求越高。
中國奶業協會理事長劉成果認為,規模化不是規模越大越好,而是要適度,要和我們的管理水平、防疫水平相適應,還要考慮飼料的供應能力和糞污的消納能力。大規模養殖必然帶來大量動物糞尿污水,同時還會產生不良氣味、微生物等污染源。一頭豬平均每天要產生5-6公斤糞便。如果不經過處理,其對環境污染比較嚴重,也會影響養殖戶的生活環境。
另有專家指出,現在我們對大養殖場糞污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還不夠成熟,仍在探索之中,而且現有的無害化處理技術投資大,養殖場一般都很難承受。此外,如果養殖場規模過大,防疫的難度也同時加大,一旦發生重大疫情,可能會有全軍覆沒的風險。雖然美國等畜牧業發達國家都有養殖規模上萬頭的牧場,但他們已經做到清凈免疫,實現了凈化,基本不存在規定疫病。這一點目前我們很難做到,所以不能盲目上規模。
規模化養殖的核心是專業化和標準化,對從業人員專業技術水平要求很高。而我國規模化養殖發展的時間不長,規模化養殖場中管理、飼養人員專業水平普遍較低,技術人員流動性大,飼養人員多是農民,受過專業培訓的比較少。這也制約著規模化養殖的進程,使我們的規模化養殖后勁不足。目前我省正全面推廣應用奶牛TMR飼喂技術,以提高我省奶牛飼養管理水平。TMR飼料是根據奶牛在不同生長發育和泌乳階段的營養需要,按營養專家設計的配方,用特制的設備對飼料進行充分的攪拌、切割、混合和飼喂的一種先進的飼養工藝。但由于大多數養殖戶不了解奶牛TMR技術,對TMR設備的使用、維護、保養知識都很欠缺,因此也限制了這項技術的快速推進。為此,不久前省奶業協會專門組織全省的80多個規模化奶牛場的場長和技術人員進行了培訓。
家庭牧場應是“適度”方向
我國農牧業資源的特點是人多地少,農戶規模小、經營分散,農村生產力水平低,無法發展土地密集型農牧業,因此,東北農業大學教授張永根認為,實行大規模的畜牧養殖不符合我國國情,當前適合我國國情的畜牧養殖模式是規模化小型化的家庭牧場。發展家庭牧場的優勢在于飼養成本低。與規模化牧場相比,農戶采用的飼料來源豐富,農戶可以利用大量農作物副產物作飼料,而且家庭牧場的勞動力成本很低。家庭牧場還有利于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農戶將家庭牧場作為耕種農業的補充,可以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種植業為養殖業提供“綠色飼料”,另一方面養殖業為種植業提供有機肥料;發展家庭牧場也擴大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渠道,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比如充分利用秸稈飼料資源和糧食加工副產品,能實現奶牛的過腹增值,獲得可觀的養殖效益。
此外,家庭牧場與規模化牧場相比較,具有內部組織成本低、溝通協調成本低、內部環節少、運行費用少等優勢。家庭牧場經營機制靈活,適應市場波動變化的能力強。因此,建議我省在堅持以發展規模化養殖為主的同時,積極引導分散的養殖大戶向規模化家庭牧場過渡,促使其健康發展,進而使規模化養殖和家庭牧場互相取長補短,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資源。
本文來源:食品商務網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31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