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軌從中山小欖分出支線達到古鎮,然后進入江門,在其境內共歷經四個站點,依次是外海站、江門站、禮樂站和新會站。廣珠城軌開通之時,這四個站點都可投入使用。在江門市江海區五邑路和東海路交界處,江門站威武地矗立在那里。站房建筑采用弧線屋面設計,體現了軌道交通站場的大氣、流暢、動感和城市建設的現代氣息,與即將運行的城際動車組相互映襯,成為一道亮麗的城市風景線。站場外,一些工人正在忙著鋪草種花,被當地媒體朋友稱為“江門最好的公交站臺”已經初裝完畢。在站房內,記者并沒有看到有多少工人在施工,種種跡象表明,這個站點的施工已進入了最后收尾階段。
江門站為一級城際車站站房,共3層,二股道設計。作為江門境內4個站點之一,江門站將是江門市民乘坐城軌通往珠三角城市最主要、客流量最大的乘車站點。根據江門站的設計方案,該站臺采用側式單站臺模式,站臺建在10多米軌道高架上。考慮到人流密集,這個站點在設計上也體現了很多人性化細節,比如乘客可從站廳外的樓梯,直接進入二樓售票廳。
作為中國第一僑鄉,江門與鐵路有著不解之緣。1863年1月,美國中央太平洋鐵路于加州薩克拉門托破土修建,以江門籍華工為主的華工便成為修筑西段鐵路的主力。由于生活工作條件惡劣,平均每修一公里鐵路就有一個華工倒下。江門人民用自己的生命對美國經濟與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清光緒年間,為了家鄉的繁榮發展,在美國從事鐵路工作長達40余年的臺山人陳宜禧回到家鄉,主持建設了一條縱貫臺山,經新會抵達江門北街的新寧鐵路。這條鐵路“以中國人之資本,筑中國人之鐵路;以中國人之學力,建中國人之工程;以中國人之力量,創中國史之奇觀。”這是中國第一條用中國人的資金和技術筑成的民營鐵路,也是我國歷史上僅次于1906年建成的潮汕鐵路的第二條商辦鐵路。
百年之后,隨著廣珠城軌的開通,僑鄉人那份夾雜著復雜情感的鐵路之夢再度實現。和百年前迥異的是,這次所用的列車完全由我國自主研發,而時速和舒適度更是不可同日而語,當然更大的背景是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日隆。尤讓江門興奮的是,城軌不僅僅給市民出行帶來了便利,同時也讓江門在如火如荼的軌道交通產業中分得分量很重的一杯羹。對江門而言,這無疑是雙豐收。
四站點江門站“人氣最旺”
江門市城鄉規劃局負責人告訴記者,江門站是城軌沿線最靠近江門主城區位置的站點,距離市中心只有5分鐘車程。站場周邊規劃建設有五邑路、東海路、勝利南路、金甌路等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有利于城際軌道客流的快速疏散和市民出行的交通組織。該站也將極大帶動江門江海區的建設發展,構建江門組團式的現代化大城市格局,提升城市綜合功能和建設水平。
在充分考慮便利性的同時,江門的城軌站點也充分考慮了經濟帶動效應。除了江門站外,其他三個站點的選擇也頗具智慧。據江門市城鄉規劃局介紹,外海站直接服務于市區東部的江門市高新區(最近升級為國家級)和外海鎮。該區域與中山市小欖、古鎮隔江相望,高新技術產業、濱江生活區、物流業等迅猛發展;禮樂站旨在改善區域交通條件,帶動地區發展;新會站是廣珠城軌江門支線的終點,位于新會城區東部,服務于會城及南部多個鎮區60多萬人口,并可輻射粵西地區,提供交通聯運中轉服務。
據介紹,軌道交通車輛修造項目是典型的資本、技術密集型項目,投入大、產值高,項目生產過程中涉及鋼鐵、機械、電子、化工等60多個相關行業,產業鏈條長,具有很強的規模經濟特征。該項目不僅會拉動江門市五金制品、機電、玻璃等傳統產業發展壯大,還將大量引入與軌道交通車輛修造配套的新型鋁合金型材、新型不銹鋼、微電子設備、高精度電氣控制設備、精密氣動設備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新興產業,進而帶動形成上千億元的產業規模。截至目前,在廣東南車的“牽引”下,已經有10多家國內外軌道交通配套廠商落戶新會。
看準了城軌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江門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劉海曾對媒體躊躇滿志地表示,經過“十一五”以來的發展,從江門整個制造業基礎來說,江門完全有能力做好軌道交通產業的配套。當地政府也將為軌道交通產業配套提供最好的全方位服務,讓更多的相關企業在江門“落地生根”。
其實,城軌給江門帶來的遠不止這些。如果說城軌的開通是再度圓了江門人的鐵路之夢,那么一批軌道交通項目的落戶則是城軌給江門人帶去的意外之喜。在城軌新會站的旁邊,一個軌道交通產業鏈正在悄然展開,這個將來年產值上千億的產業無疑使得江門成了城軌開通的大贏家。
在新會站旁邊,于今年9月正式落戶江門新會區的廣東南車軌道交通車輛修造基地正在施工。廣東南車軌道交通車輛有限公司總經理余江介紹說,該基地將生產國內最新型城際動車組CRH6,是針對整個城際軌道網開發的新車型,不僅將提供給珠三角和國內,還將走向世界。與此同時,珠三角城軌列車的大修也將在該基地開展,江門有望成為全國最大城際軌道交通制造維修基地。
本文來源:珠海特區報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43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