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體系日益完善
“只要是裝備,在我國均可以找到生產企業。”這是對我國裝備制造業的形象描述。日益完善的產業體系、不斷壯大的產業規模,令“中國裝備,裝備中國”已不再是夢想。
“十一五”期間,我國裝備制造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據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負責人羅百輝介紹,我國裝備制造業規模總量現已居世界領先位置,躋身世界裝備制造業大國行列;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裝備制造業支柱產業的地位進一步突出,一批重點產品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批裝備制造企業在國際上嶄露頭角,一批產業聚集區正在加快形成,部分產品技術水平和市場占有率躍居世界前列。
“十一五”期間,裝備制造業的諸多領域均有了長足發展:
工程機械行業保持快速增長局面,并涌現出一批在國際上享有一定知名度的自主品牌。目前,除特種大型的工程機械外,我國已能生產國內工程建設所需要的18大類產品、280多個系列、1700多個品種、4000多個規格。特別是在大型施工機械領域,目前已能制造國際上常用的26種機型,其技術水平已達到替代進口的目標。
汽車產銷呈現爆發式增長。2006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727.97萬輛和721.60萬輛,此后年年遞增,2009年汽車產量首次超過千萬輛,達到1379.5萬輛,成為世界汽車生產第一大國。今年1至9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08.27萬輛和1313.84萬輛,同比增長高達36%。
船舶工業產業規模大幅躍升。“十一五”期間,我國造船完工量不斷創出歷史新高。預計“十一五”末我國造船產量將超過5000萬載重噸,是2005年造船產量的4.1倍,“十一五”期間造船產量年均增速將高達34.7%,也明顯高于“十五”期間年均26.5%的增長速度。
機床行業產品結構明顯改善,產業結構得到優化。“十一五”期間,大部分機床行業企業壓縮低檔、普通產品,升級換代經濟型數控機床,著力發展中高檔數控機床及生產線。2009年數控金屬切削機床產量143904臺,是2005年59639臺的2.41倍,2009年金屬加工機床產值數控化率達到52%,比2005年提高了16個百分點。
產品結構明顯改善
“十一五”期間,行業企業加大了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力度,尤其是經過2008年的金融危機的沖擊,企業進一步提高了改善產品結構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而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也倒逼行業企業進行產品結構的調整。許多企業對主要產品進行調整,壓縮低檔、普通產品,升級換代經濟型數控機床,著力發展中高檔數控機床及生產線。從目前全行業來看,機床工具產品呈現出三少三多的態勢:低檔、大路貨產品生產少了,中高檔、專用產品生產多了;普通機床生產少了,數控產品生產多了,老產品少了,新產品多了。2009年數控金屬切削機床產量143904臺,是2005年59639臺的2.41倍,2009年金屬加工機床產值數控化率達到52%,與2005年36.3%比較,提高了16個百分點。
“十一五”期間,行業產業結構調整有新進展。首先,國內企業優化重組加速推進,跨所有制的企業重組引人注目,其次國際并購工作也在積極慎重進行。通過企業重組和國際并購,推動了內外企業的有機結合,為建立產業新格局、提高行業創新能力,實現規模化生產和提高國際競爭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2006年,陜西秦川機床工具集團成立,整合了秦川機床、秦川格蘭德、漢江機床、漢江工具廠。合肥鍛壓集團則是由合肥合鍛壓力機機床有限公司牽頭,聯合安徽晶菱、安徽雙龍、萬馬機床、奧力鍛壓、合鍛技術中心等6家民營機床企業組建而成。
2007年,浙江民營企業天馬集團并購國企齊重數控設備有限公司。
2008年,中國通用技術公司并購齊二機床集團,2010年,再次并購哈爾濱量具刃具集團公司。
國際并購也是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一種重要方式。我國一些機床企業在關注國內重組的同時,也密切關注國際機床行業的發展動態,適時并購海外機床工具企業。2008年,天水星火機床有限公司收購法國SOMAB公司81%股份,同時參股德國WMH公司25%的股份。2010年重慶機床集團收購英國霍洛伊德公司。至此,已有9家機床行業的骨干企業成功并購(控股)了12家國際機床工具行業的著名企業。通過海外購并,企業產品水平的提升和新產品的開發速度明顯加快。
另外,一些地區形成的產業集群也有良好的效應,如江蘇揚州的成形機床集聚區,蘇州泰興的電加工機床集聚區,山東濟南周邊的鍛壓機床也發展很快。
技術改造邁向高端
“十一五”期間,機床工具行業對技術改造的效果和作用,在觀念上有了喜人的變化,逐步改變了過去一味強調通過技術改造擴大老舊產品的生產能力的做法,更加重視通過技術改造,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工藝手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持企業的科學可持續發展。
2006-2009期間,機床工具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分別為374億9055萬元、539億1267萬元、791億1016萬元、1075億7210萬元,一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負責人羅百輝認為,通過技術改造,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高高檔數控機床的制造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對加快結構調整和實現產業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像武重、沈陽機床、大連機床、北一、濟二、齊重、齊二、寧江機床、杭機等多家行業企業利用技術改造和新廠搬遷的時機,圍繞國家重點工程和重點項目所需重型、高檔數控機床,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術改造和新廠建設,改革工藝流程,增加研發手段,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高檔數控機床制造能力和專業化水平。
“十一五”期間,盡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機床工具行業仍然保持了較快速度的發展,尤其是數控機床更是高速發展。
2005年全行業生產金屬切削機床45.07萬臺,其中數控金屬切削機床59639臺。2009年全年生產金屬切削機床580273臺,與2005年相比增長28.7%,其中數控金屬切削機床143904臺,與2005年相比增長141.3%。
2009年中國機床工具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014.2億元,與2005年全行業工業總產值1259.61億元相比,增長了218.7%;產品銷售產值3922.5億元,與2005年產品銷售收入1212.46億元相比,增長了223.5%。
隨著中國機床工具行業國際競爭力的加強,我國機床工具產品出口增長速度加快。2009年機床工具產品出口47.4億美元,與2005年出口額29.95億美元相比,增長58.3%。2009年,中國機床產品產值從世界第3首次躍升到世界第1。
機床工具行業這些年來,通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制造水平,很好地提高了滿足用戶需求的能力。如武重機床集團開發的核電、風電專用加工設備,船用缸套、曲軸、螺旋槳加工設備,鐵路道岔、車輪、機車車體等專用加工設備;濟南二機床集團開發的汽車覆蓋件沖壓生產線、機械式五軸聯動數控龍門移動鏜銑床、數控高速落地銑鏜床、雙龍門機械五軸聯動數控鏜銑床;沈陽機床集團針對國家重點工程大飛機制造、鐵路、核電、船舶、軍工發展需要,產品上檔次,形成產業規模;大連機床集團開發的九軸五聯動車銑復合機床、柔性制造單元、自動生產線;北京一機床研發的龍門跨度大于10m的五軸聯動數控橋式龍門車銑復合機床、龍門橫梁9m的數控橋式雙龍門鏜銑床;齊齊哈爾二機床開發的 5m車銑加工中心、2500t多工位機械壓力機、重型汽輪機轉子輪槽專用數控銑床、大型桶段鋪纏一體機;齊重數控研發的風電制造專用系列機床、大型曲軸專用旋風銑床;秦川機床開發的大規格精密磨齒機;重慶機床開發的高速干切削滾齒機、天水星火機床開發的超長型無縫鋼管加工設備;天津天鍛開發的船體板材成型液壓機;上海機床廠開發的超重型數控軋輥磨床和新型曲軸磨床;杭州機床和威海華東數控開發的高速鐵路博格板專用磨床;德州普利森開發的大型數控深孔鉆鏜床;濟南鑄鍛所研制的汽車缸體缸蓋自動化鑄造生產線;江西杰克機床開發的新型凸輪磨床等,這些新產品的推出,滿足了航空航天、電子、船舶、電力工業、軌道交通、汽車、工程機械、軍工國防等行業的急需,提高了我國數控機床的國際競爭力。
謀局“十二五” 重視質量效益目標
中國機床工具行業在“十一五”期間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基本實現了平穩較快增長,尤其在2009年全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014億元,躍升為世界第一機床生產國。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機床工具行業的“十二五”規劃顯得備受關注。受工信部等有關部委委托,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今年年初就開始了行業“十二五”規劃的起草工作。
當前乃至“十二五”期間,行業企業需堅定不移地加速推進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的進程,加速提升創新能力和企業核心競爭力。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黎明提出“十二五”的主要目標,“到‘十二五’末,機床工具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000億元;數控機床年產超過20萬臺,國內市場占有率70%以上(按銷售額計);全行業年出口額達到100億美元,其中機床出口占40%以上。”同時,“十二五”期間要加快機床產品結構調整,進一步完善產業鏈,通過政策導向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辦法實施企業結構調整,提高制造工藝專業化生產水平,優化進出口貿易結構。王黎明在介紹“十二五”規劃要點時還指出: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就是要突破數控機床產業發展瓶頸,大力發展功能部件和數控系統;鼓勵發展數控刀具、復雜刀具、精密量儀;加快發展高檔磨具磨料和超硬材料及制品。其中,中高檔數控系統、數控刀具等都將成為“十二五”的發展重點。而“發展制造服務業”也將成為“十二五”期間的主要工作之一。
近幾年國內機床市場迅速擴大,為我國機床工具工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空間,但不少國產中高檔數控機床及高檔刀具、零部件產品在使用壽命、效率、可靠性等方面都有待進一步提升,這使得這些產品的進口量持續大幅增加。
今年上半年以來,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總體產銷兩旺,多項經濟指標均有較大幅度增長。羅百輝分析說,從目前行業發展形勢看,預計下半年機床工具行業的市場需求將有所放緩,但全年行業發展態勢仍將穩中有升。企業應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努力提升產品競爭力。從細分行業來看,金切機床、工量具及量儀、木工機械三個小行業的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速低于行業平均水平,而機床附件、鑄造機械、磨料磨具、其他金屬加工機械、金屬成形機床等五個小行業增速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隨著投資能量的進一步釋放,市場需求將進一步向理性需求回歸。換言之,高端的機床工具產品將更受市場青睞。另外,從政策層面看,國家也更傾向于扶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高端機床工具產品。
預計今年全年機床工具行業的發展仍將相對平穩。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應重視引導企業更多地從注重規模、速度向注重質量、效益方面轉變,使企業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努力提升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從而實現全行業提高運行質量和效益的目標。
自主創新不斷優化
“十一五”期間,自主創新一直是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關鍵詞。隨著一系列調整振興鼓勵政策措施的出臺,裝備制造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產業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科技水平大幅提高。
在電力設備、數控機床、汽車及零部件等諸多領域,我國高端裝備自主創新不斷取得新成果,高端裝備自給率不斷提高。今年以來,不少自主創新高端產品陸續面世,如核電設備所需關鍵鑄鍛件實現自主研發,世界首個±800千伏云廣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竣工投產等等。“這些都說明,我國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能力正在不斷提升。”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蔡惟慈說。
裝備制造業新產品對于行業增長的貢獻率也進一步上升,推動了行業技術和產品結構進一步調整和優化。以機床行業為例,在大飛機、高速鐵路、核電設備等重點領域需求拉動下,今年上半年,數控機床產量同比增長111.18%,增速明顯高于普通機床產品。
不少企業更加重視依靠自主創新實現結構轉型。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機械工業新產品產值同比大幅增長,新產品產值的增長速度始終快于全行業產銷增速。
更令人高興的是,目前我國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正由主機層面向關鍵配套零部件層面推進:西電公司和特變電工建成了高水平的交直流高壓絕緣套管卷制生產線,天然氣長輸管線用大型閥門國產化取得突破……“我國高端裝備的關鍵零部件長期受制于人。現在在關鍵零部件上能有所突破,代表著裝備制造業核心技術能力的提高。”蔡惟慈說。
機床工具行業連續多年快速增長,行業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財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行業自主創新能力有所提高,科技進步成果顯著,自主創新成果的產業化進程加快,新產品不斷涌現,新技術新工藝應用廣泛。
2006-2009期間,機床工具行業有三項新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包括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的“LS4B型2500美噸閉式多連桿壓力機”,湖大海捷制造技術有限公司與湖南大學、杭州智邦納米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研制的“高速精密磨削加工關鍵技術與系列高檔數控磨削設備”,陜西秦川機械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適用于大批量精密齒輪磨削的數控蝸桿砂輪磨齒機技術及產品”。另有83個項目榮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6項。
不斷推出具有先進水平的新產品,填補了國家空白,如世界上最大的直徑8m數控立式車床,Φ320mm的數控落地銑鏜床、龍門跨度10m的五軸聯動數控橋式龍門車銑復合機床,龍門跨度9m的數控橋式雙龍門鏜銑床,加工直徑5m、承重500t的重型數控臥式車床,深度1000mm的數控管板深孔鉆床,一次裝卡完成最大直徑8000mm螺旋槳的七軸五聯動數控加工機床,曲軸和軸拐加工的專用大型數控車床和切點跟蹤隨動數控磨床,加工直徑2200mm的數控軋輥磨床,重型銑車復合加工中心,五坐標橫梁移動式龍門加工中心,大規格精密磨齒機,大型數控超精密菲涅爾透鏡加工設備,超重型數控精密船用板軋輥設備,數控高速干切削滾齒機,大型桶段鋪纏一體機,加工直徑1600mm的全數控螺旋錐齒輪磨齒機,定位精度6μm的精密臥式加工中心,主軸轉速30000r/min的高速立式加工中心,2.5m×16m的動梁式數控導軌磨床,配有雙滑枕和數控卡具的數控龍門道岔銑,高速鐵路博格板專用磨床,數控輪對加工機床,壓力噸位20000kN~63000kN的系列壓力機, 30000kN 14米數控液壓折彎機和20000kN數控液壓制管機,64000kN汽車大型覆蓋件液壓機柔性沖壓生產線等不斷涌現的新產品,為航空航天、船舶、電力、國防、交通等重點用戶提供所需的技術裝備,提高了我國數控機床的競爭力。
“這些年我國裝備制造業確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我們依然只是制造大國,算不上制造強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司長張相木說,“‘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國裝備制造業由大變強的關鍵時期。因此,加快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努力建設裝備制造業強國,將是‘十二五’時期重大的戰略任務。”
目前,在技術水平上,我國裝備制造業的不少產品還處在產業鏈的中低端,缺乏全球的知名品牌和高端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基礎配套能力也比較弱,關鍵零部件還需要進口。
展望“十二五”,我國裝備制造業要真正挺立世界,完成“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仍需歷經無數挑戰與考驗,任重而道遠。
開展“創新升級”,大力推進自主創新,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將是裝備制造業進一步做大做強的關鍵所在。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加強科技創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將成為裝備制造業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力爭突破產業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加快形成自主技術、標準和品牌,大力推進傳統產業高端化、高新技術產業化、產業集聚高度化,構建現代裝備制造體系。
本文來源:中華機械網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45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