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化工報告大廳了解: 在過去幾年里,我國維生素類原料藥出口數量一直占總產量的8成左右。但由于進入21世紀以后,國際市場上維生素銷售情況較好,故國內一些生產商紛紛擴大了維生素產能,導致不少品種產能嚴重過剩,不僅VC、VE等老品種產能過剩,就連VB2、VB3和生物素等產量相對較小的B族維生素產品的產能也開始囤積。
目前,我國生物素產量已占全球生物素市場的90%,出口量逐年增加,但出口價逐年下滑,其它維生素品種境況比生物素也好不了多少。
以量取勝
在過去幾年里,我國維生素類原料藥出口確實成績可喜,但主要以數量取勝,而相比之下,巴斯夫、羅氏等大公司目前主要生產高檔維生素原料藥,以質量和高價取勝,尤其是用于手性合成原料的高檔維生素產品方面,我國和國際大型藥企尚有不小差距。
總體上看,我國維生素原料藥出口在過去幾年里一直保持著增長態勢。宇博智業了解到,據中國醫保商會統計,2010年,我國共計出口維生素原料藥20萬噸,2011年為21萬噸,2012年雖然對歐美國家的維生素出口量有所下降,但全國維生素出口總量仍有19.29萬噸。總的來說,在過去3年里,在全球原料藥市場并不十分景氣的大背景下,維生素成為我國原料藥出口增長的亮點之一。
2013年,盡管原料藥出口同比下降較多,但維生素出口情況繼續保持在原料藥中的領頭地位。據海關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共計出口維生素類原料藥19.72萬噸,比上年略有增長。
在出口市場中,亞洲、歐洲及北美洲仍為我國維生素原料藥的三大出口市場,其中對亞洲出口維生素5.26萬噸(總金額4.71億美元),對歐洲出口6.88萬噸(總金額6.54億美元),對北美洲出口5.30萬噸(總金額4.81億美元),我國維生素對上述三大市場的出口數量合計約占我國出口維生素原料藥總量的88%,表明我國維生素出口對上述三大市場的嚴重依賴性。
幾年前,我國維生素生產商開始著手打開中東歐、拉丁美洲和非洲新市場并取得一定進展,但由于大多數中東歐國家經濟復蘇緩慢,國民收入遠不如西歐國家的高,其飼養業也不如西歐發達,這些國家無論是藥用(保健食品)還是飼料添加劑級維生素的需求量也不大,故我國維生素出口商試圖打開人口眾多的中東歐14國市場的努力并未取得很大回報。
非洲也有不少經濟發展情況較好的國家如埃及、南非和利比亞等,但由于這些國家政治動亂、經濟發展停滯等各種因素,我國對非洲市場出口維生素類原料藥數量遠不如最初預想的好。這從去年細分維生素原料藥出口數據上可清楚顯示出:2013年,我國維生素原料藥對非洲市場的出口總價值僅有1982萬美元(同比減少13%),對拉美市場的出口金額僅1.03億美元(同比下降3.2%),對中東歐國家出口維生素總金額為8900萬美元,對東盟國家出口維生素1.69億美元(同比下降11.2%)。總體上看,我國對新興國家市場出口維生素類原料藥成績不佳。
海外市場涇渭分明
為何一度被寄予厚望的新興國家維生素市場遲遲不能打開?據分析其中涉及到不少因素。首先是,新興國家國民還沒有每天服用多種維生素作為保健防病措施的習慣,故雖然新興國家人口眾多,但這些國家的藥用/保健食品用途的維生素原料藥銷量實際并不大。其次,我國對新興國家(如印度、巴西、南非、俄羅斯、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和阿根廷等國家)的出口維生素產品主要以飼料添加劑級維生素為主,藥用維生素出口數量較小。
而相比較,西歐和美國則以進口藥用級等附加值較高的維生素原料藥為主,飼料添加劑為輔。宇博智業了解到,從出口維生素品種構成上可顯示出各出口市場的經濟發展差距——我國醫藥級維生素C以歐美發達國家為主,而對人口眾多的新興國家出口數量相對較小。反之,我國VE、VB3和生物素等飼料添加劑對新興國家的出口數量巨大。
由此看來,一旦新興國家養禽業或畜牧業遇到禽流感或瘋牛病疫情,則飼料級維生素的需求數量將急劇下降。而且全球養禽業在過去幾年里增速開始放緩,這也是我國維生素出口數量有所下降的一大因素。從總體來看,我國藥用級維生素出口一直保持平穩狀態。
由于去年我國出口維生素遭遇包括西歐及新興國家在內的數量下滑“寒流”,國內各主要維生素生產商已紛紛采取壓縮產量等措施,以應對國際維生素市場這一新變化。
綜上所述,我國在維生素類原料藥產量上已在國際市場占有主導地位,而且歐洲主要維生素生產商已不再生產低附加值維生素轉而生產高附加值維生素產品,故歐洲各國必須從我國進口低檔維生素類原料藥做深加工,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我國維生素在產能巨大的情況下,將繼續成為全球維生素產銷領先者,其中藥用級維生素出口量增長在短期內難以提升,而由于新興國家的養禽業和畜牧業在總體上仍在不斷發展中,故飼料級維生素品種有望繼續保持增長。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74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