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來,我國房地產進入調整下滑期,作為下游行業的電梯行業也受到較大影響。中國電梯協會秘書長張樂祥預估,2014年中國電梯行業仍將保持10%左右的增速,但與十年來每年20%的增長速度相比,下滑明顯,或將創近年的最低增速。
增速跌至10%
張樂祥向騰訊財經介紹,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電梯生產和消費市場,世界上主要的電梯品牌企業均在我國建立獨資或合資企業,是電梯領域的世界工廠和制造中心。張樂祥說,全球70%的電梯在中國制造,60%至65%的電梯銷售在中國市場。
“2013年全國電梯產量為63.3萬臺,同比增速約為19%,其中出口6.6萬臺;全國電梯保有量突破三百萬臺大關,為300.45萬臺。”張樂祥透露,中國目前有600多家電梯制造企業,2013年全國電梯產值達到1200億元左右,從業人數達到100萬人左右。
根據中國電梯網的資料,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中國電梯市場年銷量進入1萬臺時代,而2013年達到55萬多臺,保持了年均超過了20%的增長率。張樂祥表示,這主要依賴于我國房地產的高速發展。有研究指出,我國電梯市場目前對房地產市場的依賴超過了80%。
2012年中國樓市調控加嚴后,電梯業增長率首次告別了20%的時代,當時電梯企業普遍看低2013年的市場。但是沒想到2013年的增長率比2012年還提高了兩三個百分點,達到19%左右,高于市場預期。
張樂祥指出,這主要得益于房產市場的回暖。據了解,2013年下半年房地產無論在價格上還是數量上都出現大幅度的反彈,力道之強,超乎想象。
基于2013年的良好表現,電梯企業開始上調2014年的銷售目標,拓展與房產企業的戰略合作,以求訂單量的穩定增長,但沒想到今年房產市場又普遍下滑走低。
“現在電梯企業壓力很大,悲觀情緒嚴重。”張樂祥對騰訊財經說,受制于房地產市場的疲軟表現,他估計2014年電梯行業的增速將降至10%左右。
有行業分析師測算,由于地產增速放緩,預計2014-2016年電梯行業增速放緩至12.2%、6.7%、6.6%,較之前的判斷分別下調1.1%、6.6%、0。
仍有反彈空間
雖然增速放緩,但張樂祥對未來的電梯市場表示樂觀。他認為,房地產對電梯的影響是滯后的,“十二五”期間3600萬套保障房建設將提升對電梯的需求量,同時大量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節能改造更換和出口都將推動我國電梯的產量。一旦房地產的價格泡沫擠破到一定程度,需求會出現更大的反彈,電梯行業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
“我們一直保持世界最大的電梯制造國,但是我們的人均電梯保有量處于世界平均水平以下。”張樂祥的判斷正是基于此。他說,韓國人口大概是5000萬,安裝72萬部電梯;如果中國的經濟達到韓國的水平,中國電梯的保有量應該會大于 1000萬臺。而我國目前電梯的保有量只有300萬臺,“中國的電梯時代才剛剛開始”。
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的2011-2015年中國電梯行業市場評估及發展可行性研究報告也一定程度上佐證了張樂祥的判斷。該報告指出: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預計未來我國電梯的新增需求仍將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從需求來源看可分為:1、房地產及保障房建設;2、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公共設施建設;3、更新需求和舊樓加裝電梯;4、出口的增長等。
此外,老電梯更新也將成為市場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張樂祥表示,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將有相當大的一批服役時間達到15年的老電梯面臨更新。這個市場雖然目前規模并不大,但未來將成為市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寄望摩天大樓拉動
張樂祥進一步分析,中國電梯行業的調整期或將到來,這個調整期不只是電梯總體產銷的調整,而是對一些發展中沒有特色,品牌效應差,技術水平落后的電梯企業致命的打擊。
據中國電梯協會統計,截至2013年,以芬蘭通力、日本三菱為代表的外國知名品牌企業占據了我國電梯市場70%的市場份額,國內本土品牌企業占據了30%的市場份額,呈現不斷上升的態勢。但國內本土品牌企業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領域,惡性競爭嚴重,一方面面臨國外高度集中的知名品牌的競爭壓力,同時又要承受來自國內同行的不斷擴張的壓力,可謂“內外交困”。
相比之下,占據著中高端市場的外國名牌電梯企業,他們的日子則相對要好過一些。以芬蘭的通力電梯為例,上世紀90年代末進入中國,其商業化的無機房電梯廣泛應用于機場、地鐵、火車站和民用住宅等。通力電梯也從當年在中國市場的第10 名,增長為現在的前3名。
“通力電梯穩步增長,領先于市場增長,2013年的凈銷售額達到69億歐元。”通力電梯對騰訊財經回應,其2014年也“保持快于市場增長的速度”,至于具體增速則未予透露。
2014年8月27日,通力電梯發布了一款超高速電梯技術,能將電梯的運行高度提升至1000米,是現今電梯技術可達高度的兩倍。在發布會上,通力集團執行副總裁姜威表示,超高速電梯技術將大大地增強通力在高層建筑市場中的競爭力。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高層建筑。”張樂祥表示高層樓宇在我國已進入快速生長階段,對電梯企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2012摩天城市報告》顯示,中國大陸現有非住宅類摩天大樓470座、在建332座、規劃建設516座,而美國現有同類摩天大樓為533座、在建6座、規劃24 座。預計2022年,中國摩天大樓總數將達1318座,是美國的2倍,而且超過152米的高層樓宇的高度一再刷新。
此外,2014年1月1日開始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要求“一條龍”服務,把電梯制造、安裝、維修3個環節的質量責任全部落實在電梯生產企業,并將電梯大修、改造的質量責任也置于電梯生產企業的有效控制之下。
在張樂祥看來,一方面,新法實施后催生的維保市場也將成為各電梯企業爭奪的“香餑餑”;另一方面,“一條龍”管理制度,將不利于市場競爭,會產生大企業壟斷行業的弊端。他說:“從產品角度講,維護越少越好,要講究產品一次性制造出來后永不維修,建成不用維保的電梯。”
本文來源:騰訊財經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78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