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器人是服務機器人的一種。醫療機器人是指用于醫院、診所的醫療或輔助醫療的機器人,主要用于傷病員的手術、救援、轉運和康復,是一種智能型服務機器人。根據用途不同,醫療機器人大致可以分為救援機器人、手術機器人、轉運機器人和康復機器人。
上有政策支持,下有市場人氣,中有致力于創新求新的企業,機器人正成為中國新型工業化革命的先鋒。中國將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納入了國家科技創新的優先重點領域。
“俗話說養兒防老,現在已經到了養個機器人防老的時代”,在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前日舉行的分論壇“醫用機器人產業發展與未來戰略”上,神戶大學先端融合研究院教授羅志偉語驚四座。這一乍聽悖謬、再思卻有些道理和可行性的觀點,引起現場廣泛討論。不少與會專家指出,無論將來是否會出現機器人養老,至少有一個趨勢已經明確,那就是醫療機器人產業化的前景將十分廣闊,五、六年后的市場規模將達千億級。
第三代外科手術時代來臨
醫療機器人有多火,從研究動向和臨床應用即可見一斑,在24日的分論壇上,來自中、意、韓等國的專家和外科醫生均展示了令人興奮的研究和應用成果。
“我做了30多年外科醫生,現在開始搞醫療機器人,外科手術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基本上達到了極致,我希望醫療機器人可以讓外科醫生獲得新的靈感和認識。”一位與會的外科醫生表示。而解放軍總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醫師高長青教授則表示,利用手術機器人,可以達到高效、精準、高度可重復等效果,而且因手術切口小、少出血、住院時間大大縮短、恢復快而廣受患者歡迎。“這將是巨大的進步,預示著第三代外科手術時代的來臨。”一位業內專家表示。
醫療機器人也受到智能機械領域研究人員的重視。來自意大利圣安娜大學的生物機器人研究所主任Paolo Dario表示,全球有超過300家醫院在應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其精準、微創的手術效果廣受外科醫生和患者歡迎。而該研究所更是開始從被動治療走向主動預防,希望在未來的三年內能夠研發出兩款膠囊機器人,如果這種膠囊機器人用于糖尿病人即可使其免除注射胰島素的痛苦。韓國先進科學技術院(KAIST)的 Dong-soo Kwon教授則展示了針對達芬奇機器人的缺陷而做的研究和改進,據其介紹,韓國自1999年起開始研究醫療機器人,目前的研發重點是單通道手術機器人,其研發的六自由度模塊化醫療機器人具有比達芬奇更好的靈活性、操作簡單、物美價廉等優點,目前已經開始著手商業化,并通過給狗做膽囊切除手術進行了活體實驗。
已到醫療機器人產業暴發“臨界點”
“我很驚訝大家的熱情,也感受到了中國醫療機器人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看著擠滿走道并延伸到門外的聽眾,Dong-soo Kwon教授開篇即表達了對醫療機器人產業化前景的看好。更多最新服務機器人行業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服務機器人產業市場投資分析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隨著世界范圍的老齡化到來和人們對健康快樂生活的追求,醫療機器人產業將迎來暴發點,醫療外科手術機器人、智能假肢與康復機器人、醫用服務機器人都將獲得快速發展。據研究機構WinterGreen Research預測,未來手術機器人和康復機器人的行業規模,將分別由2014年的32億、2.2億美元增長到2021年的200億、32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9.9%、46.6%。
醫療機器人將是一個億元級的細分市場并被各國看好,而中國巨大的醫療機器人市場更是廣受重視。Dong-soo Kwon教授表示,其開發的機器人在今年9月份已經做了多模塊機械臂試驗,目前在討論使用連桿式還是筆式機械臂,并著手進一步降低成本,希望能與中國的醫院尋求臨床試驗合作;Paolo Dario則已搶先與天津大學、重慶市開展了相關合作,并表示后續將在中國推廣腹腔鏡機器人在腸癌、糖尿病治療等方面的應用。
中國的醫療機器人正在積極走向產業化。來自北京積水潭醫院的田偉院長介紹了其創新的骨科手術機器人技術。據悉,該醫院研發的骨科機器人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經過2179次試驗已達到臨床需求和臨床可用標準,各項功能和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而天津大學聯合妙手機器人科技集團研發的“S妙手”機器人則走得更快,記者獲悉,妙手S2的三款產品已經完成樣機生產,明年有望實現量產。“妙手售價將遠低于達芬奇,成為其有力競爭對手;目前樣機的利潤率也超過30%,量產后成本將大為降低,預計超過50%。”有接近該公司的人士向記者透露。
醫療機器人行業標準制訂亟待推進
在本次分論壇的圓桌討論環節,醫療機器人標準化成為備受關注的問題之一。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醫療器械標準管理研究所的李靜莉所長表示,隨著醫用機器人的政策扶持和研發推進,醫用機器人標準建設也越來越得到重視,從國際醫用機器人標準來看,已經出現了手術和康復機器人標準,但關于安全的標準還處于起草和研究階段,中國也在積極謀求參與并籌建了醫用機器人研究工作組。目前,國內的情況是,該研究所已經參與了一些研發、臨床的相關工作,將結合國內研究的不同階段和標準需求,開展標準制定研究工作,并希望起草一些國家標準、主導立項一些國際標準。
據悉,相關的國內標準將分為國家標準、團隊標準、企業標準三大類。目前看來國家標準還需要一段時間的醞釀,在尚無“國標”的情況下,團隊(尤其是學術團體)和產業界可先做一些工作,制定一些自己的標準,這不僅有利于產業發展,也將成為“國標”出臺的基礎、甚至是其中一部分。
盡管尚無“國標”,產業界已邁開探索的步伐。山東威海威高齊全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威高集團下屬子公司)的王炳強總經理告訴記者,公司已經率先進行了醫療機器人“企業標準”的探索,并致力于為“國標”貢獻一份力量。據悉,該公司主營手術室設備,并積極嘗試醫療機器人業務,在嚴格遵循醫療器械標準的前提下,已嘗試制定了公司的“企業標準”。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85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