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中鋼協發布公告稱,2015年我國粗鋼產量為8.04億噸,同比下降2.3%,是近30年來首次出現下降。雖然增幅減緩,但我國粗鋼產量仍占全球比重的近50%。
隨著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與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步完善,以及全球經濟放緩帶來的需求不振,我國傳統行業中產能過剩的現象開始顯現并且愈發嚴重,鋼鐵行業尤為突出。
2016年2月4日,國務院下發的《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明確指出,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要著眼于推動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行業方面翹首企盼,政府方面又積極表態,但對于鋼鐵行業而言如何破解產能過剩尚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去年在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下,鋼鐵行業多年高速發展積累的問題和矛盾越發凸顯,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財務狀況持續惡化,市場無序競爭不斷加劇。”昨日,有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
近年來,我國鋼鐵產能利用率出現了持續下降,目前已經降至70%左右,上述人士對記者表示。“特別是2015年企業普遍出現虧損,部分企業為保持現金流和市場份額,過度進行低價競爭,甚至于低成本傾銷,這使得行業間已經出現惡性競爭的現象。”該人士指出。
《2016-2020年推進鋼鐵產業行業企業轉型升級專項調研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2月16日,記者通過數據統計,我國34家鋼鐵行業上市公司中已有30家發布了2015年年度業績預告,其中,2家增虧、1家預增、4家預減、1家續盈、17家首虧、2家扭虧、1家略增、2家略減。從凈利潤方面來看,除6家并未公布具體凈利潤外,30家公布預告的公司中有18家出現虧損,占比高達60%。而在這18家公司中,15家預計虧損超過10億元。
具體來看,酒鋼宏興預計虧損最高為69.6億元。對于公司的巨額虧損,其解釋稱主要是因為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鋼鐵行業產能過剩、供需失衡嚴重等因素影響,鋼鐵價格持續下行,行業虧損面不斷擴大。同時,西北區域市場競爭加劇,鋼材售價與成本嚴重倒掛,原自有礦山成本優勢漸失、運輸物流成本較高、人民幣貶值造成的匯兌損失等因素綜合影響。
從凈利潤降幅來看,本鋼板材2015年凈利潤降幅最大,為1474.54%。公司業績預告顯示,2015年公司虧損31億元至32億元。對于虧損原因,公司表示,2015年鋼鐵產品供需矛盾嚴重擴大,鋼材價格下跌速度遠遠大于礦粉等大宗原燃料下跌速度,公司雖采取加大高附加值產品比例、內部挖潛、全方位降低成本費用等各項措施,但仍然無法避免產生虧損。特別是在2015年第四季度,產品銷售價格下降幅度大于成本下降幅度、公司對前期掛牌結算價格高于市場價格的產品進行價格補償、人民幣匯率貶值等不利因素使得公司2015年發生虧損。
“數據其實已經顯露無遺,鋼鐵企業中虧損已經成為常態,這其中已有不少成為了‘僵尸企業’,如何將這些‘僵尸企業’從行業中淘汰,成為了我國鋼鐵行業所面臨的問題。”上述分析人士指出。
據2015年鋼鐵工業協會統計的重點大中型企業平均負債率超過70%,部分企業已經資不抵債,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但由于資產龐大、就業人員多、社會影響范圍廣,企業資產處置、債務處理困難,一次性關停難度大,退出渠道不暢,僅能依靠銀行貸款維持生產,最終淪為僵尸企業,占用了大量社會資源,拖累整個行業轉型升級,有鋼鐵行業分析師表示。
“鋼鐵行業作為化解產能過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領域,2016年國家將集中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可有效加快僵尸企業退出市場速度,助推市場出清,為行業未來發展騰挪出更多市場空間。”上述分析師表示。
不過,由于化解產能過剩是長期任務,所以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期內市場仍將出現供大于求的態勢。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下游需求放緩的背景下,鋼材價格難有大幅回升;鐵礦石等原材料降幅減弱,價格基本接近底部;新《環保法》執行后,企業環保成本將普遍提高;企業融資成本短期內難以有效降低,人民幣貶值、呆壞賬風險等也將加大企業財務成本,這些在短期內還將繼續困擾鋼鐵行業。
在談到具體措施時,有多位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要嚴禁新增產能,對違法違規建設的,要嚴肅問責。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等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達不到標準的鋼鐵產能要依法依規退出。另一方面,完善激勵政策,鼓勵企業通過主動壓減、兼并重組、轉型轉產等途徑,退出部分鋼鐵產能。
“去年產能過剩的鋼鐵行業虧損面正在擴大,其中的僵尸企業能夠生存,主要借助于銀行放貸或政府支持。因此,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手段,讓僵尸企業金融斷奶、財政斷糧,讓市場將其淘汰。而對于一些尚有價值的企業,可引導有技術和市場的大企業對其兼并重組,并以高科技推動行業從供給端革新,彌補我國當前‘高精尖’產品的短板。”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86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