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新一輪醫改推動和促進下,我國民營醫療機構在數量上實現了井噴式的發展。而且隨著國家鼓勵社會辦醫的政策密集出臺,民營醫院數量也在快速增加。
喜人的市場“大蛋糕”
“政策利好不斷釋放,現實與人民的需求有差距,這些因素讓醫療健康類企業、多元綜合企業及跨界投資類企業對醫療健康行業的投資熱情不斷高漲,并由健康服務向核心的醫療服務領域轉移。”普華永道中國華北區企業并購服務部及醫療行業主管合伙人錢立強說。近日普華永道公布的中國境內醫院并購活動報告顯示,2012年至2015年,披露的醫院并購數量每年穩步增長,其中境內醫院并購活動最為活躍,并購案例總計122宗,占醫療健康行業并購案例總數的54.5%,交易金額達137.9億元。境內醫院并購活動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蘇、浙江和廣東等醫改先行地區,四地并購數量占總數的一半以上,投資金額占總額約70%。投資二、三級綜合醫院的并購交易持續增長,并購數量增至27宗,并購金額達39.8億元。
資本的進入使中國醫療產業的“蛋糕”不斷做大。國家衛計委近日公布的《2015年我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5年全國衛生總費用預計突破4萬億元,保持兩三年增長一萬億元的勢頭。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77億人次,比上年增加1億人次。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以醫療服務為主的健康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4%。其中,婦幼保健院(所、站)等收入增速最快,增長28.2%。
“歐美人群在過去長達150年的收入增長過程中,家庭消費增長彈性最大的是醫療健康需求,長期高達收入增長的1.6倍。過去幾年,中國醫療健康服務業的增長也一枝獨秀,大健康產業成為現代服務業的龍頭之一、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之一。”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專家委員會委員劉國恩說。
愁人的資源“玻璃門”
去年民營醫院診療人次3.7億人次,僅占醫院診療人次總數的12%
在醫療產業不斷擴容之際,民營醫院的數量也在猛增。數據顯示,2015年民營醫院占醫院總數的52.6%,在數量上已經超過公立醫院。
然而,數量增了,市場占有率卻不高。在4萬億元的醫療服務市場中,公立醫院仍占絕對優勢。數據顯示,2015年,公立醫院床位占80.6%,診療人次27.1億人次,占醫院診療人次總數的88%。民營醫院床位占19.4%,診療人次3.7億人次,占醫院診療人次總數的12%。人們就醫仍是往公立醫院,去民營醫院看病的人次不到公立醫院的1/7。
“盡管民營醫院數量增長很快,但是公立醫院仍占了市場大頭,這個現象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原因歸結于中國的醫療服務體系‘倒金字塔’現狀,三級醫院的門診和住院量仍是最多的,而一個國家正常的醫療服務體系應該是‘正金字塔’型,在基層就醫的人最多。”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衛生管理與政策中心主任、經濟學教授蔡江南分析,一個國家的醫療資源可以分為四大類:醫院、醫生、藥品、檢查。在我國,這些資源往往通過行政化手段分配,塔尖的公立大醫院因此在準入、規劃、評級、編制、科研、醫保等政策方面具有絕對的優勢。因此民營醫院發展的劣勢也被稱為“玻璃門”——看得見,進不去。
記者采訪過的不少民營醫院醫生表示,評高級職稱的時候要求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研究的必須是國家級科研項目,民營醫院往往難以爭取到此類科研項目,影響到醫生的職稱晉升和職業發展。
在深圳,全市49%的醫生已經取消編制,公立醫院逐步去行政化。但是王玉林認為,光一個城市取消編制仍不能吸引人才,編制仍是公立醫院醫生流動的后顧之憂。
在投融資方面,仍然遭遇融資難,民營醫院希望在建立之初就獲得和公立醫院一樣的政策,比如地價優惠、獎勵、補貼、融資等。由于醫院投資回報周期長,大型綜合醫院從建設到經營上的盈虧平衡往往要8—10年時間,融資難問題成為民營醫院面臨的普遍性難題。更多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民營醫院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91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