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出口一直是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重要引擎,然而金融危機所造成的外需減弱,致使我國出口形勢面臨嚴峻考驗。業內人士預計,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或將討論出臺更多保障出口的政策。
11月28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優化進出口結構。商務部近日發布的外貿形勢報告提出,2009年中國外貿發展既面臨著機遇,也面對著挑戰,總體機遇大于挑戰,中國政府今后還將出臺更多政策支持優勢企業和產品出口。
政策力度前所未有
中國出口自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實現連續6年大幅增長之后,增速開始有所回落。在今年前9個月中,有8個月的出口增速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社會科學院財貿所所長裴長洪表示,預計中國今年出口實際增長率大概為8%到9%,和往年相比增速大大下降。去年出口貿易拉動GDP增長約2個百分點,今年則可能是零貢獻。
事實上,為了緩解出口危機,穩定信心,國家以前所未有的政策力度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措施。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上月12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2008年12月1日,進一步提高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機電產品和其他受影響較大產品的出口退稅率。這是今年8月份以來政府第三次調整出口退稅率,政策調整密集程度前所未有。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梅新育博士表示,從提高出口退稅率的產品結構來看,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這些行業工業增加值相對并不高,但很明顯是出于維持就業穩定的考慮。
“現在很多企業,面臨的已經是生存的問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任若恩對記者表示,政府出臺的出口退稅政策能夠救活一大批企業。
出口之危激發轉型之機
轉型一直是我國外貿政策討論的重要議題,包括出口國別的結構調整,出口產品從低價優勢轉為高科技含量、自主創新型產品,等等。在出口遇到危機的同時,巨大的壓力一定程度上為企業加快轉型注入動力。
事實上,外貿結構調整上我們已經有了一定成效,在2008年1-8月,美國貢獻了中國出口增長的9%,日本為6%,歐盟為23%,而以新興市場國家為主的非G3國家貢獻了62%。
“今明兩年,技術含量較高的先進制造業產品還能維持較高的出口增長速度,因此出口總額明后年還能維持15%左右的增速。”梅新育表示。
他認為原因有兩點,一是我國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在世界市場所占份額不大,即使在總體國際市場萎縮的情況下,也可能有較大提升空間。二是由于蕭條時期競爭激化,企業降低成本壓力增大,技術含量較高產品需要更多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中國高技術出口產業由于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可能會獲得經濟下調帶來的額外發展動力。
政策尚有較大調整空間
裴長洪認為,我國外貿政策調整的空間仍然較大,具體來說,人民幣匯率、出口退稅率、加工貿易政策這三個直接政策杠桿都還有繼續完善的空間。商務部報告亦明確稱,國家還將進一步改善對外貿易環境,將進一步調整進出口稅收、外匯管理等方面的政策,采取必要措施,支持優勢企業和產品出口。
“不排除通過人民幣貶值來幫助推動出口,以及維持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的可能性。”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上月在巴西召開的國際清算銀行會議上曾經作過如是表態。
12月1日,人民幣創下匯改以來最大跌幅,2日人民幣再次跌停,市場普遍預期人民幣步入貶值通道。
“人民幣貶值或成為對中國出口有利的因素。”任若恩教授告訴記者,中國現在總體來說盯美元較緊,美元近期在升值,因此人民幣貶值可能性也存在,“只要不跟美元一起漲,人民幣相對美元就是貶值。”任若恩表示,匯改以來人民幣升值幅度很大,為出口企業帶來很大壓力,而現在出現的貶值預期將增大出口企業的競爭力。
專家指出,我國出口退稅政策同樣具有調整空間,與主要的貿易伙伴以及120多個實施增值稅國家“全退”的做法相比,我們的企業只實現了部分退稅,甚至沒有與海外的競爭對手站在同一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