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印度服裝制造商T·R·維賈雅·庫馬爾覺得,就全球服裝行業的領先地位而言,印度已經可以對孟加拉國、越南,甚至中國發起挑戰。
那么“印度制造”是否可以趕超“中國制造”呢?
事實上,印度紡織業的主要劣勢是工人效率低下,幾乎只相當于中國工人的三分之一。如果這點都無法解決,趕超就只能是天方夜譚。
據研究顯示,印度紡織業工人效率低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印度的服裝生產商往往沒有登記注冊,比其他國家的制衣商規模小,所以限制了現代生產技術的使用和接受大訂單的能力。而隨著外國制衣和紡織品制造商加深自動化,這種效率差距可能會進一步擴大。
約78%的印度企業的員工不到50人,相比之下,中國為15%。這還意味著印度許多企業仍在政府征稅和監管門檻之外,也就是經濟學家所說的“非正規”經濟。世界銀行2016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孟加拉國正規的服裝工人數量是非正規工人的15倍,而印度的非正規服裝工人數量是正規工人的七倍。
雖然對于擁有12億人口的國家來說,勞動力短缺聽起來似乎很不可思議,但據有關數據顯示,缺乏有技能的勞動力卻是印度“紡織業增長的最大威脅。
除了效率低下的問題之外,印度還面臨著其他制約因素。比如,淡季。
由于僅生產純棉服飾,印度進入冬季服裝市場的能力有限,與此同時,買家還認為與中國或越南相比,印度效率較低,也不太可靠。在鄰國孟加拉國,服裝業占了海外出口商品的80%,月最低工資大約比印度的105美元低30%,此外,孟加拉國的出口商還不需要向歐盟國家支付關稅。
盡管印度有大規模的棉花生產,但“面對孟加拉國的稅收優惠待遇,印度公司很難與之競爭。”ICRA的分析師阿尼爾·古普塔說。他說,該行業“依靠政府的獎勵存活”,這些獎勵幫助企業保持盈利和持續招聘。
印度政府8月31日稱,在截至6月的三個月里,整體貨物出口增長了3.2%,在連續五個季度收縮后,呈現出反彈跡象。盡管如此,印度仍然沒有像孟加拉國那樣支持服裝制造商。
由此看來,“印度制造:無論在哪一個方面都不占據優勢,要挑戰“中國制造”的霸主地位,仍需努力。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93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