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從市場情況來看,空氣凈化器目前定價沒有依據,幾百元與上萬元的在控制顆粒物性能方面基本沒有什么差別。不根據主要性能定價,而是靠概念、噱頭或虛假宣傳來定價,這也是空凈行業亂象之一,而且凈水器產品本身還存在著不少短板,其中售后服務就是其中一個大問題。而產品的參差不齊也是困擾很多消費者選購凈水器困難的一大問題。
凈水器并非成熟產品 存在諸多短板
“如果把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產品拿去檢測,很可能絕大部分都不過關。”某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于凈水器的制水涉及到“直飲”等食品安全衛生等原因,按照國家規定,每個產品型號都必須有相關監管部門的衛生安全許可批件,甚至部分主要零部件也需要有這個批件,才允許生產、銷售,但現在大部分品牌沒有做到,“而且按照要求,產品也應該在無菌環境下生產、包裝、運輸和倉儲。但相信業內沒有一個廠家能做到這一點,包括外資、合資品牌。”
另一位業內人士也直言,家用凈水器并不是成熟產品,如果一些短板不能盡快補上的話,它注定只能是一個過渡產品,甚至最終會退出市場。以RO反滲透凈水器為例,它通常被安裝在廚房水槽下的廚柜里。這是一個高濕、陰暗、容易滋生細菌的環境,通常機器在完成制水后,“凈水”都被儲存在一個單獨的水罐里。“問題是,這個水罐并不是絕對密封的,在廚柜里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在使用過程中,制好的凈水如果幾天沒有使用,最好全部放掉,再制“新鮮凈水”。
凈水器產品在技術上一直未能解決“高廢水率”的問題,目前市面上的機器在制水時,每制一份純水就會產生3份(或2份)廢水。廢水中含有鐵銹、 病毒、細菌、沙石等雜質,將會被排掉。“這顯然不是一個環保型的產品,與國家提出的建一個能源節約型社會的理念背道而馳。”上述問題不解決,凈水器產品就不能算是一個成熟、完善的產品,行業前景有限。如果未來國家市政工程建設跟上來了,比如從自來水廠等源頭完成了凈水環節,家用凈水器設備也將從市場中消失。
非正規售后商遍地開花
眾所周知,凈水器產品在家電品類里是一個高毛利品類,尤其是濾芯的利潤更高達200%~300%。據行業數據統計,目前有近4000家大大小小的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欲分一杯羹”。但因為種種原因,行業各鏈條環節都存在“急功近利”的問題,其中,售后服務就是行業亂象最多的一塊。
某凈水器品牌的廣州總代理商曾先生告訴記者,目前廠家的售后服務大部分都外包了,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外包給代理商來做服務,相對專業;另一種是“純外包”,那些售后維修點什么品牌都做,完全以利潤為導向,很容易出現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
“就凈水這一塊而言,目前廣州市場至少有數百家非正規售后服務公司。”曾先生表示,這會產生兩個后果:一是為了逐利,換芯過程中可能會給市民裝“以次充好”的濾芯;二是服務資質不夠,不能進行專業操作,導致機器漏水、不工作等等,此前記者就曾接到這樣的投訴。
低端產品多為貼牌 最好不要買
凈水器產品的價格高低也有“天壤之別”。比如A.O。史密斯一臺反滲透凈水器售價高達13800元,產品均價也在5000元~6000元;怡口一款軟水機也要12000元,均價在4000元以上。而市面上(特別是電商渠道)也有不少售價在600元左右的反滲透凈水器。
目前市面上的低端產品大多數是貼牌生產的,包括市面上的大牌大廠都是如此。因為低端產品的利潤空間通常不大,自己生產成本的控制能力遠遠比不上那些專門的貼牌工廠,所以不同品牌的低端產品都是從同一條生產流水線下來的,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這些產品的質量著實令人堪憂。有廠家人士技術人員表示,凈水器行業“水很深”,尤其是濾芯,依材制不同,制造成本可能相差幾十倍。以PP棉為例,就采購成本而言,有2元一條的,也有幾十元一條的。由于PP棉都被包在塑料外殼之內,消費者根本無法分辨。貼牌工廠沒有品牌溢價,僅從制造環節賺錢,利潤空間也被壓榨得十分有限,只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成本,那么產品質量就可想而知了。凈水器產品跟消費者的健康、食品安全息息相關,所以建議消費者最好不要因為圖便宜而購買低端產品。
勿迷信 洋品牌“貴”不代表“優”
動輒上萬元的凈水器真的有人買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重視空氣、飲水健康、安全問題,哪怕洋品牌產品售價動輒過萬,愿意“埋單”的仍大有人在。“就是買個安心唄。”有消費者表示。
其實洋品牌的“貴”不一定代表品質上的“優”,消費者出高價也不一定能買到最佳產品。“除了原裝進口的機器外,不少洋品牌(包括合 資品牌)也都是在國內生產的,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的生產、質量控制標準,與國產品牌并無二致。其中不少還是貼牌生產,但同級別、性能的產品售價卻比國產品牌高出30%~50%。”某家電渠道商表示。更多相關凈水器行業資訊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凈水器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95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