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清閑穩定、待遇有保障、時間自由支配、一年兩個假期……教師這份職業,還真有不少令人羨慕的地方。但教師這份職業真的就就如此好嗎?其吸引力又有多大呢?
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普通院校師范類畢業生總計70萬人,其中本科51萬人、專科19萬人;在校生279萬人,其中本科221萬人、專科58萬人。近300萬的在校生規模,構成當前中國師范教育的主體。這些被視為人民教師后備軍的人為何會為什么選擇師范專業呢?以下是記者對當前中國中小學教師職業吸引力狀況調查。
6年前,當同學們為報考哪個專業而發愁時,武博文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學科教育(音樂)專業。經過內蒙古師范大學的6年學習,他更加堅定了最初的選擇。實習期間,每周16節課的工作量,在他看來卻是享受。在他的影響下,調皮學生的學習態度發生了很大轉變,“這是從未有過的成就感”。
享受,成就感,構成了講臺對武博文的吸引,但又有多少人和武博文一樣,是被講臺和教師職業本身的魅力所吸引呢?
每到新生入學,這個問題會出現在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的調查表上。教育學院副院長吳合文透露,考慮到職業的穩定性,廣大考生、特別是女生依然會傾向于選報師范類專業,“但是,師范專業從來不是熱門專業,就是不溫不火吧。”吳合文說。
從當前教師培養規模來看,每年幾十萬的師范畢業生,看起來數量充足,但真正到一線做老師,特別是成為有編有崗的老師的比例很小,有不少院校甚至低于10%,有觀點認為,教師培養存在“虛假繁榮”。
然而,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教育研究所所長李瓊對此并不認同:“當前,社會對教師的總體需求數量在減少,對教師的高質量要求在提高,而教師編制趨于飽和,教師隊伍存在突出的供求結構性矛盾。”
清華大學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北京大學無機化學、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今年5月,人大附中公布的一份教師招聘公示名單上,16名擬聘用者的來源無一是師范類專業和高校。無獨有偶,記者了解到,近兩年北京的另一所中學招聘的76人當中,有50多人為非師范專業畢業。非師范畢業生與師范畢業生“搶飯碗”的情況逐漸增多。
吳合文認為,在提倡素質教育的當下,擁有法學、經濟學、物理學等專業背景的畢業生有著獨特優勢,他們具有更為開闊的專業思維,更吸引用人單位。
除了正在降低的師范畢業生的從教比例以外,以往教師供給“以師范院校為主,其他普通綜合大學共同參與”的開放格局也在發生變化。通過近期的一項全國性教師培養機構的調研,李瓊與其課題組成員發現,近幾年,兩類學校對教師的供給量“基本持平”,普通的綜合院校的培養量逐漸超過師范院校了。
盡管如此,但是記者調查發現,師范院校的支撐作用在偏遠地區更為明顯。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每平方公里人口不到8人。在甘孜州首府康定市,記者見到了康定市回族小學英語教師周艷。她告訴記者,她的同學們大都進入了教師崗位,留在了甘孜州。4年前,她從四川民族學院英語專業畢業,這所由原康定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升格改建的二本院校,為中國最貧困地區之一的甘孜州輸送了大量教師。
“除了部屬師范類院校,從全國的總體情況看,師范生培養主要以地方性二本院校為主,高職高專等學院作為重要補充,而人們熟知的‘211’‘985’等高水平綜合大學并沒有參與到教師的培養上來。”李瓊坦言。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2014年教育統計數據》顯示,總體上,我國小學教師隊伍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層次占41.6%,初中教師本科以上學歷層次達到了70.6%,高中教師已經實現了本科化,本科及以上學歷教師達97.3%。
這些數據背后,隱藏著占比雖小卻不能忽略的鄉村教師群體。
河南省信陽市潢川縣南依大別山,處在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為了山區的孩子能夠走出大山,年近50的張超已經在這里任教20多個年頭。20世紀90年代從潢川師范學校中師畢業后,他就成為了一名鄉村教師。
眼見著教學條件一天天變好,張超卻發現,鄉村教師流失現象越來越嚴重。他告訴記者,很多師范院校畢業生來到這里“干不久就走了”,而通過特崗計劃招過來的大學畢業生也“留不住、待不久”,“剩下的多半還是當年的中師畢業生”。
近年來,教師流動速度逐漸增快,鄉村教師流向城鎮,城鎮教師流向城市。李瓊表示:“目前我國教師教育院校參差不齊,特別是一些高職高專,報考師范專業的生源質量偏低,這些托底性生源缺少學習動機,將來他們很可能要到基層,尤其是到農村任教,他們的自身素養,直接關系到數以千萬計農村孩子的未來。”
一方面是教師的托底性生源質量問題,另一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碩士以上的高學歷教師數量差距更大。一份美國的調查統計數據(2015)表明,美國小學和初中教師中,擁有碩士學位的比例為47.7%,而我國僅為0.8%,美國超過半數高中教師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我國僅為6.4%。
李瓊認為:“教師的托底性生源質量差、高學歷教師占比小,是目前我國教師結構的兩個明顯短板。”面對高質量教師急缺的現象,她建議,在提升師范類院校、專業培養質量的同時,要逐步提高教師準入門檻,減少低學歷教師數量,從培養源頭和準入門檻上下功夫。
教育決定著人類的今天,也決定著人類的未來。而教師則是這個今天和未來的推動者。只有教師才能培育出人類的今天和明天。
本文來源:光明日報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95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