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美國教育,我們聽到過許多,也獲得了些許印象。但是,這樣的印象,都是通過別人的眼睛、別人的思想得來的。同樣一件事物,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層面。同樣是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下面我們就深入美國教育來了解一下,中美教育的差距在哪里?
考察期間,我們發現,中美教育確實有不同,但也有許多共同的地方。比如,美國教育不像原來所聽說的那樣,不太重視知識學習,而是很重視。美國的校長也一樣為考試排名煩惱。
下午4點,伊藤小學三年級學生凱莉剛剛結束1小時的數學興趣小組課程,正坐在街邊的臺階上一邊幫助剛上一年級的朋友寫作業,一邊等朋友的媽媽來接她們一起回家。“昨天老師留了作業,今天沒留。”凱莉掰著手指頭算了算:“每門科目留的作業大概15分鐘,完成全部作業一共要40分鐘左右,我都能自己完成。”
從伊藤小學步行不到10分鐘就是華盛頓國際學校中學部,它的高中教育水平在華盛頓名列前茅,每年都有不少畢業生升入常青藤名校繼續深造。尼爾森兄妹在這里念初中,每天花在寫作業上的時間大概需要1到1個半小時。與凱莉的情況相似,除非老師有特別要求,兄妹倆的家庭作業基本不需要家長過問。如果學習上有弄不明白的地方,他們會向老師求助。
雖然美國孩子對待學習的自主意識較強,但這并不意味著美國家長忽視基礎教育,他們也希望在能力允許的范圍內將孩子送到最好的學校。據了解,全美約有5000多萬學生就讀于公立中小學校,其中約七成為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公立學校采取就近入學的原則,美國也有“學區房”,家長們為擇校而搬家的情況十分常見。
為了替女兒挑選合適的學校,波音公司國際公關部總監湯姆·麥克林曾帶著孩子實地考察、對比家附近多所公立和私立學校。“雖然學校硬件非常重要,但學校聲譽和學術水平是我最優先考慮的。”麥克林說。
張曉霞是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國際學校中文項目負責人,在她看來,族裔、家庭收入、家長受教育程度等未必與家庭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相關,決定家長不同表現的統一標尺是對孩子的期望值。
從整體上看,教育在大多數家長心中的分量還是十分重的。但為何具體到孩子的家庭作業、學習成績上,美國家長相對放手呢?
據一些久居美國的中國人觀察,中國家長白天上班,晚上忙孩子作業和課外班的狀態,美國家長即便有心也無能為力。美國家庭普遍有兩個或以上的孩子,父母平時兼顧職場與育兒便已耗費大部分精力。另一方面,美國離婚率頗高,約有1/3的初次婚姻以夫妻分居或是離婚告終,這些家長除了要照顧新家庭的子女,也對前一段婚姻的子女負有責任,精力進一步被分散,更無暇對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面面俱到。張曉霞說,她的學生曾有過因暫住到父母一方的家里,而忘記通知另一方參加家長會的情況。
許多人認為,美國教育優于中國教育的一方面在于,前者不以應試為最終目的。實際上,考試并未因此在美國淪為一種形式。相反,考試與成績在美國的基礎教育中占據頗為重要的地位。艾米麗就讀于名氣頗大的華盛頓馬雷中學,她的志向是做一名醫生。現在的中學時光,課業壓力還是挺大的,平均每個月有兩次大測驗,其間還有各個科目的隨堂小測,學校會定期向家長通報孩子近期的考試成績。盡管如此,美國學校也不允許公開考試成績和成績排名,增添孩子與家長的心理負擔。
不過,美國孩子對考試和成績的心態相對平和。當被問到是否會因為別人學習成績領先而心情低落時,12歲的高斯斬釘截鐵地表示不會:“我會把好朋友的好成績歸功于有好的學習方法。”如果考試成績不理想,他會申請重考或是找老師查漏補缺。“我和班里大部分同學都能得到A的成績,但如果想拿A+,確實需要付出更多努力。”高斯說。
在考試面前,承受壓力最大的反而是老師。據張曉霞介紹,她所在的馬里蘭州會定期對公立學校舉行州統考,教育部門要求學生統考成績比前一次有進步,學生成績與老師薪資直接掛鉤。對于一些特殊的公立學校,如特許學校,學生成績甚至會直接關系到學校的存續問題。
在敦促孩子學習方面,張曉霞說,美國老師并不具備中國同行那樣的權威,很難指揮家長。家長的心態是,把孩子送進學校,學校便要負起責任來。老師通過一次次的大考小測來調整教學內容,保證孩子們不掉隊。因此,如果學生能培養起自主學習的意識,對老師而言便是一種減負。
美國公立學校依賴政府財政撥款,學生人數與撥款額直接掛鉤。為了增強吸引力,不少學校在放學后會安排興趣小組和托管班,解決雙職工父母無法按時接送孩子的煩惱。通常情況下,家長無需為興趣小組額外付費,但其目的不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凱莉說,她參加的數學興趣小組就是由任課的數學老師帶著,學生們通過計算機參加數學游戲。托管班則為收費項目,但也不以課外補習為目的,學生在老師的監督和幫助下完成當天的功課。
“在中國,好的大學取決于好的中學,好的中學又離不開好的小學打基礎。”能講一口流利中文的麥克林曾在中國求學、工作多年,對中國家長的教育焦慮頗有感觸。
“在美國,我們有句話叫做獲得大學學位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憑著學位會做什么。”美國優質大學資源豐富,壓力最大的是大學入學考試階段。不過,麥克林說,美國人不會盲目崇拜名校學位,“如果能上哈佛大學和普斯林頓大學當然很酷,但如果被次一等的大學錄取,美國孩子也不會因此感到丟臉。”
在麥克林看來,最理想的教育模式是中美結合,“美國家長需要向中國家長學習重視孩子的考試成績,但不必到焦慮的地步,把握好度非常重要。而中國教育需要在學生的獨立性和思辨性上多下功夫,畢竟許多問題沒有正確答案。”
張曉霞對此也有同感:中國家長對成績抓得太嚴,美國家長管得又太松,過嚴過松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因為重視不夠,許多美國孩子的知識體系基礎不牢,家長們要意識到,鞏固基礎知識與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并不矛盾。”
事實上,這些年來,美國教育界也在不斷反思,注重考試的趨勢在增強。2001年,時任總統喬治·沃克·布什推出了“一個都不能少”的教育改革方案,核心舉措是在四年級和八年級舉行州統考,在問責機制下,老師背負了巨大的壓力。
但2010年公布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第四次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結果還是讓美國人大跌眼鏡。美國學生在這項針對15歲學生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方面的測試中分別排名第十七位、三十一位和二十三位。當年首次參加該測試的上海學生在3個項目上均拔得頭籌。時任美國教育部長阿恩·鄧肯呼吁全國要將此結果視為一記警鐘,并強調“今日在教育上被超越,明日就在競爭中被超越。”
奧巴馬政府在2009年撥款43.5億美元創立“力爭上游”基金,以競爭的方式鼓勵各地方主動進行教育創新。次年,美國全國州長協會最佳實踐中心和各州教育長官委員會公布了《共同核心標準》定稿,規定了從學前班到高中三年級的教學大綱,注重提高學生的閱讀和數學分數,目前美國絕大多數州都已加入。
但無論是“一個都不能少”,還是“力爭上游”“共同核心”,實行效果都不乏爭議與批評。如何發揮好考試的作用、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美國教育的改革者們依然在煩惱著。
當然,美國教育令人羨慕的也很多,不充足的教育教學資源,學校空間安排、環境布置的教育性,豐富的課外活動,等等。尤其是他們對學校中少量的特殊學生的特殊干預與關懷,令我們感慨萬千。無論是天才學生還是智障學生、學習落后學生,都有專門的老師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教育教學,非常人性化也非常個性化,保證了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好的發展。
本文來源:人民日報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95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