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在街頭看見外貿尾單甩貨,雖然價格便宜但是購買時要當心,因為有可能是洋垃圾,而且是聳人聽聞的服裝。
近日有媒體暗訪并曝光了廣東碣石的洋垃圾產業,規模觸目驚心,引發大眾關注。那些走私來的洋垃圾舊衣服被“翻新”,以“外貿尾單”在網上翻倍售賣,據了解,不少洋垃圾來自國外停尸房及廢品站,有的甚至是從尸身上扒下。
洋垃圾變外貿尾單引關注!據悉,由于大多是日韓的衣物,在款式設計上比較新穎,備受年輕人青睞,90后是“洋垃圾”翻新后的所謂“外貿尾單”服裝購買的主力軍。據最新服裝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受年輕人歡迎是這些店鋪“長盛不衰”的一大原因。全國各地店鋪老板從中轉地拿貨時,好點的按件批發,差點的就“論斤稱”,一般1塊錢1斤,幾乎不需要成本,利潤空間很大。
“洋垃圾”服裝產業在我國并不是新鮮事,從可檢索到的報道時間來看,這一產業在國內至少已有18年歷史,而且并不局限在某一地區。
為何灰色產業屢禁不止?無良商家竟掙黑心錢。洋垃圾變外貿尾單,醫學專家稱,這些走私舊衣物含有大量致病病原體,抵抗力弱的人如果接觸到這些病原體,極易造成腸道、呼吸道等方面的疾病,嚴重危害公共衛生安全。
灰色產業屢禁不止根本原因還是利益的驅使。消費者而言,一些人警惕性不高,或不清楚此類衣服來源,或對其危害意識不夠,常常到店鋪購買此類衣物,成為不法貿易受害者的同時,也促進了此類買賣的擴大。我國不是發達國家的垃圾場,必須實施綜合治理,先完善相關法律,由政府牽頭多部門參與聯合整治,并建立起長效機制,才能從根本上取締非法舊服裝市場。
在多數人對洋垃圾變外貿尾單表示憤慨和惡心的同時,也有人感到匪夷所思,“真有舊衣是從停尸房收的?” 若果真如此,沒有人對該事件負責嗎?
“洋垃圾”是指我國明令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主要有廢礦渣、廢電池、電子垃圾等工業廢物,以及舊服裝、生活垃圾、醫療垃圾等。
“洋垃圾”服裝產業在我國并不是新鮮事,從可檢索到的報道時間來看,這一產業在國內至少已有18年歷史,而且并不局限在某一地區。
最早的公開報道是,1999年北京查獲14包約1.5萬件國外進口的舊服裝。時隔兩年,在鄭州市的一些市場上,又出現公開銷售的洋垃圾,該商鋪生意十分紅火,女老板稱這些都是日本服裝,因是舊衣服才便宜處理。
2002年,在重慶萬州兩個服裝店查獲了數百件來自日韓的洋服裝。其中一件羽絨服上,斑斑血跡還清晰可見。浙江溫州在2005年時曾出現“洋垃圾”一條街,暗訪的工商人員隨手拎起一件白色外套,發現在肩部竟還殘留有血跡。雖然臭味刺鼻,許多年輕女士卻不停翻撿地上堆作一團的外套,并忙不迭地輪流試穿……
此后,幾乎每年都有類似新聞曝光,安徽、海南、廣西、陜西、山東、福建……多個省份均現洋垃圾店鋪。
距今最近的一次報道是去年11月,深圳海關集中銷毀441噸走私廢舊衣物。而在此不久前深圳邊防剛截獲了一批549噸重的洋垃圾服裝,其數量之大令人驚嘆。 那么,這一批批“洋垃圾”究竟是誰的舊衣服?
包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國家工商局和衛生部、醫學專家在內的多方權威單位及人士均曾公開表示,這些洋垃圾來自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的垃圾場、廢品處理廠及醫院、殯儀館,有些是病人不穿的,有的甚至是從死人身上扒下來的。
調查人員介紹,這些舊洋服裝流入后,商販將其中檔次較低的用自家洗衣機簡單清洗、熨燙。
檔次較高的,則拿到干洗店清洗,然后就加上商標,打著進口服裝的招牌將這些未經任何消毒處理的服裝銷給消費者,有時還會加上名牌服飾商標。此外,早期也不乏商販對服裝舊不進行任何處理就出售給顧客的情況。
走私銷售洋垃圾服裝是一個暴利行業,受利益驅動,相關犯罪活動才如此猖獗。
早在1985年10月23日,國家工商局和衛生部下發通知稱:“據有關部門反映,日本……成立了專門向中國大陸出口廢舊衣服的公司,他們從一些醫院的停尸房、廢品處理部門收集各種舊衣服,組織向我國出口。”
部分外國商販以回收處理垃圾為名,通過外國垃圾出口渠道獲得后進入中國,國內走私分子以極低價格購進洋垃圾后進行分揀銷售,可牟得暴利。
境外舊服裝流入我國市場大致可分為走私入境、轉運、加工、銷售等幾個環節,一般由不同團伙分別經營且單線聯系。在這條分工明確的洋垃圾走私產業鏈中,多方各自獲利。
目前我國洋垃圾的主要輸出國為歐洲、美國、日本等對垃圾處理要求嚴格的發達國家。據介紹,國外供貨商并不賺取垃圾本身的錢,而是賺取當地政府支付的垃圾處置補貼。
對于國內走私商而言,出售“洋垃圾”,可以賺取高達數倍的利潤。同時,分揀人力成本低,也是這些人賺取暴利的另一要素。
與香港的海上距離僅115公里的廣東省陸豐市南部的碣石鎮,是我國境內最大的“洋垃圾”服裝集散地,這些服裝多經此中轉后銷往全國各地。
碣石鎮經濟基礎薄弱,加工銷售舊服裝啟動資金少、技術要求低、需求穩定,因此當地大量閑散勞動力以此謀生,逐漸形成全國聞名的“專業”市場。汕尾海關緝私局的一份調研統計顯示,在這個人口26萬的鎮上,從事“洋垃圾”服裝經營的就有萬余人。
2009年央視記者暗訪了廣東省陸豐市碣石鎮洋垃圾服裝市場,當時冒著生命危險,在河水中躲藏半個多小時才逃過了不法業主的報復。
之后雖然屢次被媒體曝光,并受到多輪清理整頓,但即使在這樣的高壓打擊下,碣石鎮明目張膽經營的店鋪仍不在少數。
全國各地店鋪老板從中轉地拿貨時,好點的按件批發,差點的就“論斤稱”,一般1塊錢1斤,幾乎不需要成本,利潤空間很大。拿到貨后首先做的是分門別類。接著,他們用板刷和去污劑把衣服上一些較為明顯的污漬刷掉,然后進行補紐扣、換商標等工序。
一般的服裝經過以上翻新流程,即可銷售。剩下那些“無可救藥”的,只能當作垃圾拋棄。但價格稍貴的毛料上衣和牛仔褲等,卻還需額外的電熨。不管什么檔次、什么價位的衣服,在翻新流程中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不消毒。
境外舊服裝是我國明令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也是打擊“洋垃圾”非法入境的重點目標之一。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走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六條規定:逃避海關監管,走私國家禁止進口的廢物或者國家限制進口的可用作原料的廢物,危險性固體廢物、液態廢物超過五噸的,屬于“情節特別嚴重”,以走私廢物罪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那為什么這條灰色產業鏈還能一直存活,甚至已成為一個“蓬勃”發展的產業?
一位執法人員透露,目前走私舊服裝的運輸手段越來越隱蔽。海運查得很嚴格,不法分子就鉆陸路運輸的空子。碣石鎮小作坊加工的舊服裝,大部分是用大貨車從廣西運過來的。貨物通常偽裝成布料等,還帶有完備的手續。
在打擊“洋垃圾”走私的高壓態勢下,舊服裝市場也化整為零、分散經營,并開辟新的走私路線,通過分段實施、專業操作,實施跨境跨關區“迂回”走私,以逃避海關打擊。而且,犯罪團伙的運輸路線也更加多變,跨區域線路,鏈條長,證據鏈閉合難度大,查處困難。
盡管我國早已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等10多部固體廢物污染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規,但一方面對垃圾流向的規范還較少,也沒有完整的監管配套細則,這無疑為“洋垃圾”入境提供了便利。
另一方面對于違反規定如何處罰等均不完善。由于缺乏執法依據,一些地方保護傘仍未破除,多年來整治效果有限。
此外,“洋垃圾”的整治涉及到工商、衛生和公安等多個部門,對經營“洋垃圾”的監管,只有工商一個部門進行監管,顯得勢單力薄,效果不明顯。
消費者而言,一些人警惕性不高,或不清楚此類衣服來源,或對其危害意識不夠,常常到店鋪購買此類衣物,成為不法貿易受害者的同時,也促進了此類買賣的擴大。公開報道稱,即使在冬季也有一陣霉味撲面而來,成堆的衣服直接散堆在地上,顧客就在其中“淘寶”。
對消費大眾普及相關知識,提高防范自保意識,才不會輕易去買害人的垃圾洋服裝。當然這并不是根本措施。切斷利益鏈條是控制“洋垃圾”進口的有效方式,不僅要把緊入口,還要堵住下游。
海關作為垃圾流入市場源頭,必須遵循《進口廢舊物品衛生檢疫管理規定》法律法規,嚴密巡查,加強監管,起到堵源截流的作用。嚴防把關的同時,還有嚴查市場上正在流通的服裝洋垃圾。
網絡平臺與工商和衛生部門需組成合力,同時提供有獎舉報線索,對產品追根溯源,對于昧良心賺錢的商販嚴打的同時,順藤摸瓜揪出背后的“大魚”。
總之,我國不是發達國家的垃圾場,對于國外企業的這種惡劣行為需堅決說“NO”!必須實施綜合治理,先完善相關法律,由政府牽頭多部門參與聯合整治,并建立起長效機制,才能從根本上取締非法舊服裝市場。
鑒別洋垃圾外貿我們應該怎么做?一看商標,二看關鍵部位的新舊,最后看是否有異味。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97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