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紡織品生產和出口的大國,中國紡織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競爭優勢十分明顯,中國紡織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沿海地帶,其中蘇州盛澤又是全國最大的紡織品交易中心,一直以來紡織業都是地方政府在就業、稅收、消費方面的支柱產業。
2016-2021年中國紡織品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表明,在原料方面,盡管埃及本土的確擁有一些有名的紗線、面料和輔料,但其缺乏更多其他品種,埃及70%的紗線面料和80%的輔件必須靠進口。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貿易國,是非洲發展更緊密貿易關系的目標國。然而,中國紡織業也有自己的難題。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中國企業開始尋找更加廉價的勞動力,而目標鎖定非洲。比如,埃塞俄比亞作為非洲第二大的人口國家,服裝工人的起薪是每個月21美元左右,僅為145.6元人民幣,遠遠低于國內水平。
此外,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家選擇非洲的理由還在于原料。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根據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統計調查,2016年全國棉花產量534.3萬噸,比2015年減產26.0萬噸,下降4.6%。哪里找棉?很多企業家給出答案——非洲。其中,坦桑尼亞是東非著名的棉花生產國,對于紡織行業來說,靠近原產地無疑能夠大幅降低成本。
盡管非洲一些國家的紡織業有了快速發展,但總體來說仍是以來料加工的加工貿易為主,其出口紡織品和服裝的附加價值很低。不少中國的紡織企業利用非洲國家紡織面料大量依靠進口的事實,首先擴大對這些國家紡織面料的出口。此外,由于非洲國家對當地紡織業的大力扶持,推出了一系列吸引外資介入的優惠政策,同時當地紡織業從業人員的培訓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這些有利因素都使得外國投資者在當地建立紡織服裝企業的客觀環境變得更加有利。
例如,盧旺達政府制訂了一些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大力鼓勵和支持外國資本投資紡織業。“盧旺達政府的政策是吸引她的最大動力,當地政府不收除個人所得稅以外的任何稅種,而且所有從非洲出口美國的衣物在15年內也免除了進口稅。”在盧旺達開設C&H衣物工廠的馬曉梅介紹說。
但是,目前中企建廠非洲還不得不面臨基礎設施不完備等一系列問題,比如,從盧旺達基加利運往肯尼亞港口蒙巴薩所消耗的交通成本往往比從蒙巴薩運往廣州都要高。
盡管如此,在整體謀劃下,不少具有資金、技術優勢的中國企業走進非洲投資建廠,不僅僅只是一般的衣物,皮革制品、塑料制品和鞋子都已經開始轉變為“非洲制造”。其中,中國著名的女鞋制造商“華堅集團”就是杰出代表,該企業已經在埃塞俄比亞建立了女鞋工廠。而華堅和埃塞的合作可謂互利共贏。在華堅獲取大量成本低廉的勞動力和原材料的同時,幫助埃塞發展輕工業,解決國內接近半數人口失業的問題。
未來,“中國希望能把‘中國制造’變成‘中國和非洲一起制造’。”中國駐南非大使田學軍在2016年的中非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中說過,中國十分期盼幫助非洲完成工業化,在2063年時,制造業能夠占據非洲GDP的50%以上。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97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