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說:“在2016年第四季度GDP回暖到6.8%,且今年1月PMI保持較高景氣度的背景下,2017年乘用車開局零售并沒有超預期。”2017年1月的狹義車零售輛為207萬臺,同比去年1月增速為-9.3%,環比下降23.5%。在諸多利好條件下,2017年中國車市的開局表現,確實有些不盡如人意。
其中“春節提早”的因素,對今年1月的車市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與往年2月才過年的情況相比,今年的春節提早到1月28日,導致1月損失5個旺銷日的銷量。
“如果按天數折算,那么損失1月總量的15%,這是一筆不小的損失。”崔東樹表示。此外,春節前很多單位要發年終紅包,歷年發紅包或分紅后的節前購車潮、旺銷潮在今年也沒有出現,導致節前大部分廠家零售的持續偏弱。
此外,隨著購置稅減半政策的退坡,其對車市的影響也逐漸顯現了出來。雖說購置稅的逐步退坡對汽車市場起到一定的保溫作用,可防止其出現“斷崖式”的下降,然而很多消費者都選擇在購置稅優惠政策退坡前,進行持續搶購。受到透支因素的影響,哪怕是廠家自掏腰包進行補貼,未來的中國車市恐怕也很難再通過政策掀起巨大浪花。
與此同時,今年1月車市的批發輛達到217萬臺,同比增長-0.8%,環比下降16.7%。批發增速稍好于零售,但1月批發走勢相對嚴峻,部分經銷商雖是低庫存,但考慮到節后銷售低迷而不愿進貨補庫存,渠道蓄水池效果在減弱。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整體上1月車市表現不佳,但是在零售份額方面,自主品牌仍同比增長,吉利汽車、廣汽乘用車、上汽乘用車等表現較強。自主品牌的不降反增,也展現出了自主品牌成熟和進步的一面。
“自主品牌是中華民族制造業自強的命運承擔者,近幾年中國自主車企取得了長足發展。”崔東樹說道。從數據上來看,2015~2016年,自主品牌份額實現了連續24個月的連漲,這也是自主實力提升的重要訊號。
近兩年,自主品牌的制造工藝水平逐步比肩合資品牌,經驗積累也逐步深厚,新廠房、新設備強于合資老廠成為自主品牌品質的保障,確保自主產品質量在近幾年持續提升。與此同時,自主品牌抓住市場變化,提升廂型溢價,在提升自身競爭力的同時,也保護了消費者的核心利益。
更重要的是,中國制造業總體強大帶來的消費自信增強日益明顯。現在消費者考慮合資與自主車型的時候,基本忽略了對于自主品牌品質的擔憂,更多關注的則是產品的顏值,空間等方面。
除了自主品牌廣受關注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成為了決定車市走向的重要因素。
“目前,乘用車行業的最大壓力就是降低油耗實現四階段油耗目標。”崔東樹表示,“2017年的乘用車油耗目標是平均單臺6.4L,這要求車重和油耗的均衡降低。”隨著四階段油耗指標壓力不斷加大,常規領域的降油耗動力不足,自主品牌推進降油耗的主要手段是推出新能源車。因此,加快推進汽車節能技術的產業協作研發是大勢所趨。
很多節能汽車技術在未來新能源車上仍是有用的。因此,崔東樹建議,通過財稅政策加速推進小排量節能車的普及推廣,建立以市場導向為主、稅收支持為輔的節能汽車推廣機制,調節市場需求結構,推動節能車的油耗持續大幅降低。
“目前新能源客車面臨的是市場容量的瓶頸,因此在2017年,市場重心將開始逐步轉向電動專用車。”崔東樹認為,在未被充分挖掘的專用物流市場中,尤其是大中城市的電動專用車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因此近期的新能源乘用車仍是蓄勢期。“估計2018年開始,新能源乘用車才能有更好的推動,而經濟型電動車具有很大發展潛力。”
雖然2017年第一個月受諸多因素的共同影響,導致市場表現不能令人滿意,但是2月有19個工作日,同比多1天,有利于產銷增量。春節后的時間長,節后產銷組織也相對完整順暢。崔東樹表示,“預期今年開學購車潮應該好一些,2月的批發零售增速值得期待。”
本文來源:中國青年報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97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