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來臨,各大不合格商品的新聞不斷曝出,近日又出現了進口服裝被檢測出不合格的事件,知名大品牌也躺槍。
隨著消費者消費觀念的變化和每年3·15對不法商家的曝光,國內的消費產品質量也開始精益求精,尤其是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服裝產品,由于貼身穿戴并可能影響身邊生存環境,因此,對于產品質量更是要求嚴格。但是,即使在社會加大對服裝質量的關注后,每年在服裝的質檢中,皆能查出不合格產品,甚至一些國際知名品牌的產品也難幸免。
近日,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發布上海國檢局開展不合格進口服裝3·15集中銷毀活動公告。目前,相關的不合格進口服裝已被銷毀,涉及貨值812萬美元,相關不合格服裝品牌涉及H&M、GUESS、A&F、ESPRIT、彪馬等。
據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統計,近年來上海口岸紡織類消費品進口量年均增速超過5%。2016年,上海口岸共檢出品質不合格進口服裝1459批,貨值812萬美元,不合格率6%,其中涉及銷毀退運637批。
公告顯示,此次銷毀的服裝為2016年8月份至今在空港和外高橋口岸查獲的部分不合格商品,共涉及102批次,總計約10.5萬件,貨值約38.4萬美元。不合格項目主要涉及色牢度、pH值、甲醛超標等等。
“由于紡織產品中所用染料的種類、配方非常復雜,含有多種化學物質,為降低染料和人體接觸產生的風險,必須盡可能提高紡織產品的染色牢度。”有專業人士稱,“一方面,色牢度差的產品影響美觀和服用性能;另一方面,色牢度好與壞還直接關系到人體的健康安全。色牢度差的產品上的染料分子和重金屬離子等有可能通過皮膚被人體吸收而危害皮膚,甚至傷害身體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銷毀的不合格服裝包括許多知名品牌,如韓國童裝品牌ALLO&LUGH、法國童裝品牌OKADI、JACADI,時尚品牌GUESS、馬莎、A&F,快時尚品牌H&M等。更多最新相關服裝行業市場分析信息請咨詢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服裝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咨詢報告》。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國際知名品牌被嚴查有質量問題已經成為常態。
例如,2015年3月15日,央視315晚會曝光,2014年全國檢驗檢疫機構抽檢的進口服裝中,不合格品牌包括Dolce&Gabbana、H&M、GAP、Cavalli、Forever21、Armani、ZARA、American Apparel、Mango等。不合格原因涉及色牢度、PH值、甲醛、偶氮等。
另據《2016年6月進口工業產品不合格信息》顯示,進口服裝問題突出,不合格原因涉及色牢度不合格、pH值不合格、甲醛含量超標等。其中,由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從土耳其進口的H&M品牌化纖制針織男式T恤衫,因pH值不合格被銷毀。同時Eleven Paris、Levis、VERSACE、TOPMAN等國際品牌的一些服裝產品也出現在不合格名單中。
對于一些所謂的國際名牌服裝而言,他們對于關乎中國消費者的權益的服裝質量重視程度,遠遠趕不上他們對于中國消費者的錢包的重視程度。如今,只要是洋品牌,在國內就賣得好,這幾乎成了一種普遍現象。就連國外一些非常普通的牌子,如Levi’s、CLINIQUE等國外二線品牌,在中國都經歷了華麗的轉身變成十足的“貴族”。這種國外賣10美元的襯衫到中國要賣400多人民幣,3、40美元的牛仔褲在國內叫價上千。實際上,一些洋名牌進入中國后,逐步走上本土化路線,甚至用國內外兩個標準管理中國公司,在生產、銷售環節都存在不少漏洞。毋庸置疑,名牌服裝的質量門問題很大程度上是被消費者寵出來的。另外,我國有關部門對于品牌服裝的監管存在問題也是導致其質量問題的原因之一。
名牌服裝的質量問題不僅僅是生產企業的問題,更是供應鏈印染、加工等的問題,是整個產業鏈經營、銷售的問題。名牌服裝的“質量門”事件要想徹底杜絕還需要行業內各方有力的監管和深刻反思。
當前處罰力度不夠也是這些知名服裝品牌不斷出現質量問題的原因之一,現有法律是對違法企業處以3倍貨值賠償,其實應該進一步加大對違法企業的處罰力度。
本文來源:證券日報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98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