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中醫藥行業的扶持力度,作為中藥產業三大支柱之一的中藥飲片更是迎來空前發展,備受產業和資本追捧。然而,市場地位不斷提升的中藥飲片卻屢遭質量門檻,成為食藥監部門的黑榜常客,嚴重影響行業整體發展步伐。對此,有關專家表示,“規范、集中、創新”是未來中藥飲片行業發展的關鍵詞。
中藥飲片近年來頻頻登上質量“黑榜”。2017年以來,國家食藥監總局對中藥飲片的抽檢力度明顯加大。據統計,總局今年以來發布的17次抽檢通告中,關于中藥飲片的就有8次。在各個省市藥監部門發布的不合格產品通告中,中藥飲片也占據相當的比例,其中不乏知名藥企。
根據通告,中藥飲片不合格項目包括性狀、浸出物、含量測定、不揮發物、二氧化硫殘留量等。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這個‘枳’就是一種中藥,這也說明為什么中藥材歷來講究原產地,即‘道地’藥材。”西寧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化妝品管理處處長宋尚瑾說。
她說,中藥飲片的質量和中藥材的品質、品種、采摘中藥的季節以及存儲管理有很大的關系。比如甘肅定西地區的當歸為佳,青海地區的大黃、秦艽為上。
根據2017-2022年中國中藥飲片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數據指出,隨著市場需求的旺盛,受近兩年藥材普遍上漲影響,藥材種植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據記者了解,由于信息傳遞不及時,一些種植大戶看好目前藥材行情,急于擴大種植面積,存在“南藥北種”“西藥東栽”的現象,這樣就忽略了一些藥材生長的特殊環境條件要求,埋下了藥材爛市的隱患。
此外,宋尚瑾介紹,市場上一些不合格的中藥飲片產品要涉及對中藥材進行染色、增重、摻偽、摻雜等行為,還有就是為了能防止霉變生蟲,過度使用二氧化硫以及炮制過程的不規范,減少工序等。
專家還表示,目前國內中藥材流通處于“小、散、差”狀態,中醫藥倉儲設施落后,初加工與包裝技術落后,儲存養護技術落后,違規使用硫黃與磷化鋁熏蒸的現象比較普遍。
“綜合來看,雖然國家政策導向為中藥飲片產業帶來了升級空間,但同時中藥飲片行業的發展仍面臨很多挑戰。”青海省中醫藥學會理事秦衛春說。
“中藥作為天然植物藥的代表,有良好的行業成長性。近年來國際上對中藥,尤其是植物藥的需求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青海省中醫藥學會理事秦衛春認為,目前是中醫藥國際化非常好的發展時期,如何抓住時機,要通過建立現代化的標準、建立國際通行的標準引領國際市場。
專家認為,中藥飲片技術標準模糊,質量參差不齊是制約中藥飲片出口的重要因素。由于中藥材資源的地域差異和品質差異,各地都制定有自己的行業標準,特別是針對炮制過程的標準不統一,有國家標準,有地方的,有企業的,這給監管帶來一定難度,需要進一步強化中藥飲片標準的統一,檢驗標準的提升,進一步促進中藥飲片質量規范。
此外,專家建議可以通過對目前中藥材炮制高新技術的產業化推廣,建立區域性專業化加工炮制模式,實現生產技術、流派、依法炮制規范化提升中藥飲片的產品國際競爭力,突破國際貿易壁壘,才能擴大中藥在國際市場中的份額。
201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將正式施行,這是我國第一部全面、系統體現中醫藥特點的綜合性法律。
“法律條文中明確了制定中藥材種植養殖、采集、貯存和初加工的技術規范、標準,加強對中藥材生產流通全過程的質量監督管理,保障中藥材質量安全,嚴格管理農藥、肥料等農業投入品的使用,禁止在中藥材種植過程中使用劇毒、高毒農藥。”李海霖說,“這不僅給中藥材種植、生產套上了‘緊箍’,也必將為繼承和弘揚中醫藥、促進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法律支撐,對中醫藥行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98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