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前兩個月,中國從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總量為917.67萬噸,美國已經成為中國第四大天然氣進口國。由于天然氣消費大幅增長,疊加天然氣市場消費本身明顯的峰谷特征,短期內供需失衡一度導致價格暴漲,給上下游企業帶來巨大影響。
雖然取得巨大進步,但根據國際經驗,地下儲氣庫工作氣量一般不能低于天然氣總消費量10%的紅線,目前我國只有4%左右,儲氣能力仍存在巨大缺口,調峰保供面臨嚴峻挑戰。
2018-2023年中國天然氣地下儲氣庫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突破2373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接近40%。2017年11月份以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天然氣需求不斷攀升,同時中亞來氣供應持續不穩定,天然氣缺口高達幾十億立方米。
“由于儲氣庫建設不足,夏季壓產及冬季壓減用戶用氣量,對上游生產及下游銷售均造成影響。”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張玉清說。
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指出,天然氣消費的季節性特征明顯,全國冬夏季平均峰谷差高達1.71,盡快建立健全天然氣儲氣調峰體系已經是國家能源儲備戰略的最大課題。
2017年6月份,國家發改委等13個部委聯合發布的《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明確指出,到2030年,我國地下儲氣庫要形成有效工作氣量350億立方米,但目前只有100多億立方米。為此,除地下儲氣庫之外,還需建設一批城市大型儲氣罐群和類似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儲氣設施。目前我國這類儲氣基礎設施十分薄弱,除北京等大城市有一定的城市儲氣能力外,其他二三線城市儲氣能力幾乎為零。
缺乏政策支持和合理的商業模式是儲氣庫建設面臨的尷尬現狀。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儲氣庫管理處副經理蔣華全透露,相國寺儲氣庫運營一年,僅電費支出就高達5000萬元;此外,天然氣每立方米的調峰成本在0.5元以上,其他儲氣條件稍差的儲氣庫調峰成本甚至高達1元/立方米,經營只能靠企業自身“輸血”。“要大范圍推廣建設儲氣庫,國家必須出臺相關的政策支持,以調動各方積極性。”蔣華全說。
在經歷過2017年末大規模的“氣荒”之后,現在稅收優惠政策的助推,能否為中國頁巖氣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值得期待。
自2012年中國實施第二輪頁巖氣招標、首次將上游礦產資源開放給民企后,由于勘探開發不及預期,第三輪礦權招標也遲遲未能啟動。
“現在的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已經達到39%,中國2020年天然氣消費量有望超過3600億方,其缺口顯然不是300億方的頁巖氣能夠彌補的。”中石油內部一位研究天然氣學者稱,除了挖掘自身資源潛力外,中國仍需進一步加大天然氣進口。
根據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隨著2017年中國天然氣增量創新高,預計2018年中國天然氣進口量105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34%,對外依存度升至40.6%,有望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進口國。
專業人士認為,從資源稟賦上看,中國天然氣資源短缺,美國有著充足的天然氣資源,美國能源企業也在尋求加大與中國合作,兩國有著良好的互補性。
更為重要的是,美國的天然氣價格極為低廉,即使船運至中國,也有很大的價格優勢。
2018年4月13日,美國NYMEX天然氣收報2.67美元/百萬英熱單位,折算后約合0.559元/立方米。而中國南方多地的非居民用氣價格在3元/立方米以上。2017年冬季,由于資源短缺,中國天然氣價格一度暴漲至11~12元/立方米。
2016年8月,美國切尼爾能源公司發出的7萬噸天然氣現貨到達深圳大鵬天然氣接收站,這是美國天然氣首次經過貿易來到中國。2017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天然氣總量為152.91萬噸,占全年進口總量的4.06%,相比于2016年進口量增加了6倍多。
2017年11月,美國切尼爾能源公司于中石油簽署了110億美元的采購協議,中石油每年將獲得120萬噸液化天然氣,直至2043年,中美天然氣貿易不斷深化。
2018年4月4日,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在國務辦新聞會議上表示,特朗普總統就任美國總統之后,放寬了原油、液化天然氣等能源產品的出口限制,中國從美國的進口的石油天然氣大大增加,這有助于解決中美之間的貿易不平衡。
同樣,美國商務部長近期也表示,中國轉向美國進口LNG,可增加其天然氣進口渠道,這是解決美中貿易逆差的有效途徑之一。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此前中美兩國公布的擬加征關稅產品中,并沒有涉及到天然氣,從趨勢看,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天然氣總量仍將繼續增長 。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99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