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以及二孩政策開放,人口老齡化加劇,我國家庭服務業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家政市場的潛力很大,但如果不創新,現在全國家政行業的機制無法滿足用戶需求。
近年來,我國家政服務業整體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家政服務業產業規模繼續擴大,連續保持了20%以上的年增長率。2016年從業人員超過2500萬人,占全國就業總人數的3.3%。家政服務領域不斷拓展,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分工越來越細。近年來,以“互聯網+”和連鎖經營為代表的新經營模式不斷涌現,對家政服務業產生了重要影響。養老看護和母嬰護理等家政服務業主要業態持續發展,并隨著中國老齡化的快速發展和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還將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
這兩年是中國家政服務行業政策密集出臺的兩年,家政服務行業規范化和職業化建設成效明顯,從業人員的技能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2018-2023年中國家政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表明,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具備了購買社會化家政服務的條件,家政服務業已經并正在迅速釋放出巨大的需求,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內我國經濟和就業的新增長點。家政服務業的發展對于吸納就業、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活服務需求、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精準脫貧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所謂家政服務,是指家庭主人雇請的專業人士將家庭事務中的瑣碎、繁雜或有一定技術性的工作代為完成的服務。按內容分,我國目前的家政服務,有3個層次:簡單勞務型:如買菜、洗衣、煮飯、保潔、接送孩子、維修等;知識技能型:如護理、營養、育兒、家教等;專家管理型:如高級家務管理、社交娛樂安排、家庭理財、家庭消費優化咨詢等。新時代把家庭理財、家庭教育、高級管家等劃入了家政服務的范疇,懂得心理學、營養學、家庭學、環境藝術、服飾藝術等科學生活知識,也就成了家政服務人員應該具備的素質。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現代家政服務業已經是一個產業、一種職業,同時也是一門學科。家政服務的多元化、專業化,給該產業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也使其面臨嚴峻挑戰。
與現實需求相比,目前的家政服務人員,總體上素質偏低。從事家政服務的人員,以城鎮下崗職工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為主,后者占大多數。而來自農村的剩余勞動力,90%以上是女性,其中又以40、50(年齡在40歲、50歲左右)居多。這些從業者,受教育程度低,又缺乏專業培訓,不少人甚至不清楚各類家用電器、洗滌用品的用途與用法,有的則家務不會做、孩子不會帶、老人不會護理。有經驗和專業技能的家政人員,嚴重短缺,高收入白領、涉外家庭急需的復合型、全能型管家,更是鳳毛麟角。
少數上點規模的家政公司,在員工入職前會進行一些簡單的培訓,但大多缺乏規范性和系統性。雖然國家早就發布了《家政服務員國家職業標準》,但許多家政機構各自設置課程,隨意性大,針對性不強。由于對家政業的偏見依然嚴重存在,很多大學長期不開設家政專業。師資的缺乏也是家政培訓滯后的重要原因。
家政機構的管理者,很大一部分是家政服務人員出身,多數也是文化程度低、綜合素質不高,帶來的后果就是管理不規范。對于進入私密性很強的家庭服務的員工,他們的了解往往就憑其一張身份證和口頭自述,對員工的品德行為、性格缺憾等知之甚少,過往有無劣跡連一般的調查也不做,這就給雇主家庭的安全埋下了隱患。家政員工說謊、行竊、虐待老人孩子的事時有發生。此前發生在杭州的保姆縱火案,就給主人家造成了慘重損失,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中介機構對保姆嗜賭成性欠債累累的情況一無所知。現在,一些用戶找保姆總是提心吊膽。不得已找了個保姆,為以防萬一,有的讓老人跟蹤保姆,有的在家里裝上攝像頭,導致“主仆”關系越發緊張,有的實在不敢冒險,只得辭職做“全職太太”。有人感嘆,現在找保姆比找對象還難。
讓“朝陽產業”真正向陽發展,當務之急是發動更多的大學興辦家政專業,對已有的家政專業在經費、師資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強輿論引導,提高家政人員的收入,從而提升家政業的社會地位和職業聲望。上面說到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的家政服務專業設立五年已經培養了194名畢業生,可是現在仍在家政業工作的不到30人,在崗率僅為15%。畢業轉崗的主要原因,是家政服務業被人瞧不起,家長甚至不敢對人說自己的孩子讀的是“家政專業”。
在一些老電影里看到,雇保姆的往往是大戶人家,現在平頭百姓也需要家政工了,這是社會的進步。把好事辦得大家滿意,各方受益,政府、大學及社會各界都得出力。政府有關部門應該把這項工作看作供給側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當作發展第三產業、提升國民幸福感的一件實事,調整政策,加大投入,盡快培養出數量足夠又有現代化專業水平的家政服務人才,使家政服務業更快地適應社會、市場和家庭的需求。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99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