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旅游已經成為了拉動經濟的有力手段。而濱海旅游作為一種易于催生新模式新業態的產業,將會具有較快的增長速度,同時也是我國發展海洋產業的重要一環。現對2016年中國濱海旅游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據統計,2015年產業的增加值就已經超過萬億,同比增長超過10%,已經成為了我國發展海洋經濟的關鍵。
然而對于濱海旅游產業來說,結合海洋文化特色與地方自然環境特征是基礎。然而對于產業鏈經營者來說,只有產業走向符合消費習慣的生態化、高端化,才能獲得較大的利潤空間。
當下,部分濱海城市已經著手開發濱海旅游度假區,并且將體育中心、演藝中心、水上樂園、動漫城等多種業態融合進去,既能夠提高濱海旅游產業的水準,也能夠帶動周邊產業。
2017-2022年中國濱海旅游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表明,從濱海旅游產業的發展方向來看,未來大體量的經營模式將會成為主流。大體量背后,是更多業態相互組合的可能性。
水上飛機、直升機作為具有吸引力的項目,勢必會成為濱海旅游產業交通配套的一部分。
而演藝、秀場,也將會成為經營者提升競爭力的關鍵。尤其是在當下不少國際知名的濱海旅游景區,都存在著演藝項目缺乏的問題。而當下游客對于旅游度假產品多元化的需求,更是刺激著這一市場的持續發酵。因此,投資者也可以從這一角度進入濱海旅游產業,從產品特色、市場定位等多個角度入手,來提高企業在濱海旅游產業中的競爭力。
未來廣東省的旅游發展將出現結構性的變化,廣東將以濱海旅游為特色,全方位打造出自己的競爭力,而深圳市的旅行社業者非常期待廣東省濱海旅游發展規劃的實現,希望可以帶動與提升整體旅游業的水平和市場范圍。
據了解,廣東省到2020年的濱海旅游發展規劃,將打造廣東藍色濱海旅游產業帶,以自然資源、嶺南文化為依托,以海岸生活、休閑文化為內涵,以家庭休閑度假和商務會議度假為重點,以現代化的設施與國際化的服務為特色,加快“海洋-海島-海岸”旅游立體開發,打造多元化、高質量、生態化的濱海旅游度假地,使廣東省成為中國最適宜休閑度假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達到國際一流濱海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水平。
其中,重點濱海旅游項目分布于11市,分別為廣州市的南沙游艇俱樂部、廣州市南部濱海生態旅游休閑區、南沙濕地二期、南沙游輪母港,深圳市的蛇口太子港國際郵輪母港項目、下沙濱海旅游度假區項目,珠海市的珠海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珠海海泉灣度假區二期、格力東澳島旅游開發項目,惠州市的惠東縣巽寮濱海旅游度假區項目、惠東檀悅旅游度假酒店項目、惠州市海上生態園,汕尾市的汕尾陸峰市懷鄉文化旅游綜合開發項目、汕尾紅海灣白沙半島旅游度假村,中山市的十里堤岸游艇產業旅游區、翠亨國際旅游小鎮項目、中山翠亨新區海上溫泉旅游度假區項目,江門市的臺山市海龍灣旅游度假區、銀湖灣游艇休閑度假區、東方陽光帆船港度假區,陽江市的廣東海洋歷史博物館、東平珍珠灣旅游綜合開發項目、保利海陵島銀灘項目、敏捷旅游綜合開發項目、海陵島東島國際休閑旅游、東湖星島國際生態旅游項目,湛江市的官渡灣生態旅游度假區,茂名市的放雞島海洋度假公園,以及揭陽市的惠來縣華家海濱度假村。
另外,重點開發八大濱海旅游組團,分別為環珠江口組團、川島-廣海灣組團、海陵島-月亮灣組團、水東灣-放雞島組團、環湛江灣組團、大亞灣- -稔平半島組團、紅海灣-品清湖組團、南澳島-汕頭灣組團。而重點聚焦于形成三大特色濱海旅游板塊,也就是珠江三角洲濱海地區、粵西濱海地區和粵東濱海地區。
一名廣州市的旅行社業者表示,其實珠三角的資源很多,只是很多不為人知,而且很多景點需要再挖掘或是進行硬件改善,不過,廣東省境內旅游客源就非常龐大,如果當地景點能夠全面提升,光是做當地的生意就會做不完了。
總體來看,濱海旅游產業想要獲得較好的發展前景,提高資源利用率是關鍵。目前我國大多數濱海旅游景區僅僅限于陽光、海水、沙灘的利用,而水上娛樂、海島開發將會成為緩解景區活動內容單調、旅游方式單一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