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18年,世界造船完工8012萬載重噸,其中中國造船完工3471萬載重噸,占比43.3%,領先于全球其他國家。下面進行船舶制造行業產業布局分析。
2018年,國際新造船市場競爭激烈,需求不足和產能過剩的矛盾仍然存在。在市場機制和政府引導的共同作用下,我國一批管理能力差、產品質量低、經營效益不好的企業逐步被市場淘汰。 截止2018年11月。我國全國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1212家,比2017年減少198家。
船舶制造行業分析表示,近年來,各主要造船國都在努力化解過剩產能,但與新船需求的大幅收縮相比,船企新接訂單難以滿足正常生產需求。根據中船舶工業協會數據,至2017年,我國手持船舶訂單已連續4年下降,2018年我國手持船舶訂單數量有提升,同比增長2.4%。
我國已躍升為全球船舶市場強者,船舶制造行業三大指標(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中國造船海洋產業在國家政府提供的振興需求(幫助航運企業船隊更新)、金融扶持等政策下,近年來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都位居全球第一。
目前,我國造船海洋產業的目標是通過系統整合從造船海洋“大國”轉變到造船海洋“強國”、海洋裝置國際市場占有率超過20%、船舶配件國產化率超過80%等。
中國作為世界造船大國,不僅為滿足國內需求進行船舶制造,同時利用自己的船塢和制造設備承接多國船舶訂單,船舶制造業的出口規模對我國船舶制造行業有著巨大影響。
根據中船舶工業協會數據,2018年,全國造船完工3458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4%;承接新船訂單366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8.7%。部分細分航運市場有所復蘇,但運力總量過大,運力過剩的矛盾仍然沒有得到解決。航運市場供過于求。
在船舶制造業行業經營效益方面,2018年1-11月,規模以上船舶制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853.6億元,同比下降30.8%,規模以上船舶制造企業實現利潤51.5億元,同比下降17.7%。面對新船需求的新常態,只有堅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努力做好去產能工作,船舶行業才能真正走出低谷實現復蘇。以上便是船舶制造行業產業布局分析的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