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統計,2018年,世界造船完工8012萬載重噸,其中中國造船完工3471萬載重噸,占比43.3%,領先于全球其他國家。下面進行船舶制造行業概況分析。
船舶制造行業分析表示,2018年中國新接訂單量2998萬載重噸,占比39.0%,低于韓國。2018年底,中國手持訂單量8833萬載重噸,占比42.6%,領先于全球其他國家。
2018年,國際新造船市場競爭激烈,需求不足和產能過剩的矛盾仍然存在。在市場機制和政府引導的共同作用下,我國一批管理能力差、產品質量低、經營效益不好的企業逐步被市場淘汰。 截止2018年11月。我國全國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1212家,比2017年減少198家。
近年來,各主要造船國都在努力化解過剩產能,但與新船需求的大幅收縮相比,船企新接訂單難以滿足正常生產需求。根據中船舶工業協會數據,至2017年,我國手持船舶訂單已連續4年下降,2018年我國手持船舶訂單數量有提升,同比增長2.4%。
根據中船舶工業協會數據,2018年,全國造船完工3458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4%;承接新船訂單366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8.7%。部分細分航運市場有所復蘇,但運力總量過大,運力過剩的矛盾仍然沒有得到解決。航運市場供過于求。
在船舶制造業行業經營效益方面,2018年1-11月,規模以上船舶制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853.6億元,同比下降30.8%,規模以上船舶制造企業實現利潤51.5億元,同比下降17.7%。面對新船需求的新常態,只有堅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努力做好去產能工作,船舶行業才能真正走出低谷實現復蘇。
中長期來看,中日韓的造船競爭力各具優勢,短期內中國很難一國獨大,中日韓三國將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將持續呈三足鼎立態勢。 從國內競爭格局來看,國有企業在研發實力、政策優惠方面具有相對優勢,而民營企業在管理效率、成本管控方面具有優勢。以上便是船舶制造行業概況分析的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