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可以稱為創業板的萌芽起步時期。1961年美國首次開啟創業板概念;1963年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設立了第二板;2009年中國創業板在深圳開板。以下是筆者創業板市場行業資訊整理。
1961年,為了推進證券業的全面規范,美國國會要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所有證券市場進行特定的研究。創業板市場分析,兩年之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放棄了對全面證券市場的研究,而是將目光盯住了當時處于朦朧和分割狀態的場外市場。SEC提出了“自動操作系統”作為解決途徑的設想,并由全國證券商協會(NASD)來進行管理。1968年,自動報價系統研制成功,NASD改稱為全國證券商協會自動報價體系(NASDAQ系統)。1971年2月8日,NASDAQ市場正式成立,當日完成了NASDAQ系統的全面操作,中央牌價系統顯示出2500個證券的行情。直到1975年,NASDAQ建立了新上市標準,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必須將在NASDAQ市場上市的公司和OTC證券分離開來。
創業板市場行業資分析,與美國NASDAQ市場的起步幾乎同時的是,日本開始了創業板的腳步。1963年,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設立了針對中小公司的第二板,并正式起用了場外市場制度。不過,在其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日本的場外市場一直萎靡不振。
我國創業板于2009年10月23日在深圳開板。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企業正式在創業板市場集中掛牌上市。創業板市場分析指出,創業板市場建立的目的在于促進知識與經濟相融合,為創新型、成長性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市場。與主板市場相比,創業板市場具有上市門檻低、上市企業具有較高成長性的特點。同時,由于創業板上市企業多為創新型、科技型企業,也表現出市場風險高、政策敏感度高的特點。
2010年10月28日,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已達135家,總市值超過5700億元,流通市值超過1300億元,于2010年6月掛牌的創業板指數當日開盤986.02點。最高1129.69點,最低832.62點。止2010年10月27日晚間,有統計數據的127家創業板公司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65.68億元。增長僅16.5%。凈利增幅低于主板增幅的25.7%和中小板企業增幅的38.98%。雖說創業板企業與主板和中小板企業相比,存在差距,但數據顯示,創業板自掛牌上市以來。總體趨勢是向成熟的方向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只有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地摸索實踐。尋找相應的解決之道,才能使我國創業板稱為我國的“納斯達克”市場。創造一批不斷成長的世界知名的高科技企業。
截止2018年上半年度,創業板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達5910.67億元,同比增長19.92%,平均營收8.10億元;實現股東凈利潤544.76億元,同比增長8.13%,平均凈利潤為0.75億元。創業板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的中位數分別為19.25%、13.6%,而全部A股的這一數據分別為13.76%、13.02%,創業板表現略優于A股整體。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平均毛利率為29.17%,與2018年第一季度的30.13%、2017年度的29.50%持平,較2016年度、2015年度的31.56%、32.45%略有下滑,但總體穩定且保持較高水平。同時,上半年創業板上市公司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為3.90%,也與去年同期的3.96%相當。
創業板市場行業資訊分析,我國創業板在借鑒了海外創業板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了我國具體國情。創業板發行標準具有海外創業板市場的普遍特點,但標準更為嚴格。我國創業板市場主要吸納新能源、新材料、醫藥、電子信息、環保節能等領域的企業和其他領域成長性特別突出的企業,以及在技術、業務模式上創新性較強、行業靠前和市場占有率較高的企業上市。與國外市場相比,我國內地的創業板可能會走出一條全新的道路,在這一過程中,大量的細分市場的龍頭公司都可能會有爆發式的發展,未來的創業板中也會誕生出世界級的大型企業。
創業板市場是我國有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創業板又稱二板市場,是對主板市場的重要補充。創業板正朝著高成長、高科技、新經濟、新服務、新農業、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業的模式發展。未來創業板市場可能依舊是結構性行情,新興產業的優秀代表將成為其代名詞。以上便是創業板市場行業資訊分析所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