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洋工程起步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海洋工程一般指人類為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建設的各種工程設施及海上運輸設施。經過經濟區資源勘探和開發的實施,我國海洋工程技術得到了迅猛發展。以下是海洋工程發展趨勢分析。
海洋工程發展概況
隨著國內外海洋裝備需求的增長,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抓住市場高峰期的戰略機遇,承接了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訂單,實現了快速發展,能力也明顯提升。特別是近幾年,我國先后自主設計建造了國內水深最大的近海導管架固定式平臺,國內最大、設計最先進的30 噸浮式生產儲油輪裝置 FPSO,當代先進自升式鉆井平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3000米深水半潛式平臺等一批先進的海洋工程裝備。
前海洋油氣開發(特別是深水和超深水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已經成為世界油氣開采的重點領域,海洋石油開發推動海洋工程裝備行業發展。在一個供大于求的需求經濟時代,企業成功的關鍵就在于,是否能夠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時就牢牢的鎖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會傾盡畢生的精力及資源搜尋產業的當前需求、潛在需求以及新的需求!隨著海洋工程裝備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海工裝備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優秀的海工裝備生產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優秀的海工裝備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海工裝備行業中的翹楚。
海洋工程發展趨勢
1、我國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海洋油氣開發加速發展,海洋采油裝備國內需求較大,促使海洋裝備制造業迅猛發展。根據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的中長期規劃:中海油正在建設、評價和勘探的項目總數超過50個,預計建設87座導管架、11艘十萬噸級的浮式生產儲油船(FPSO)、陸上終端管道系統等配套設施,共需投資1000億人民幣;中石油的海洋工程公司,訂造多型鉆井平臺,計劃2020年前投資600億人民幣用于海上石油勘探和生產。中石油表示,2020年前還將建造4座半潛式鉆井平臺,用于南海油氣資源開發。三大石油集團公司的宏偉規劃為海洋石油水上裝備及水下裝備的發展提供了龐大的市場支持。可以肯定,未來5—10年將是我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實現跨越式發展和快速成長的關鍵時期。
2、海洋環境立體綜合觀測、預報與信息智能服務系統得到廣泛應用
海洋立體觀測網建設是未來海洋科技發展的關鍵之一。目前海洋監測領域關注的熱點和前沿問題包括:衛星遙感海洋環境觀測的多參數、寬范圍、實時化、立體化;傳感器及探測裝備的小型化、智能化、標準化、產業化;海洋組網觀測的全球化、層次化、綜合化與智慧化。各國紛紛研發海洋觀測技術集成和服務系統,以“星–空–海,水面–水中–海底智能組網”為代表的海洋環境立體觀測網絡得到廣泛關注。美國的綜合海洋觀測系統(IOOS)、歐洲的海洋觀測與預報服務系統(MyOcean)、全球海洋實時觀測計劃(GOOS),以及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GEOSS)等的實施,為全球和區域尺度的長期觀測、監測與信息網絡的建設提供了可能。長遠來看,面向海洋活動需求,以海洋信息服務為中心,多平臺組成的自適應海洋環境立體觀測網絡仍然是海洋環境立體監測的主要發展方向。
海洋數值預報系統是海洋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礎。隨著超級計算機的發展、多種類海洋監測數據的實時獲取、資料同化技術的發展和高效并行技術的逐漸成熟,發展超高分辨率的無縫海洋數值預報系統成為世界各國進行海洋安全保障的主要方向。發展趨勢將從傳統海洋動力環境安全轉向生態環境、資源開發作業和海洋空間權益拓展的全方位安全保障。
實時立體觀測與海洋預警預報所獲得的全球和區域海洋信息大數據,通過信息智能服務系統,將在各種海洋安全保障服務和海洋開發活動中得到廣泛應用,形成海洋信息的產業化。
3、海洋開發技術和設備的深遠化
人類走向深海和遠海的步伐逐漸加快,相應的海上裝備也呈現深遠化的發展趨勢。日本無人遙控潛航器目前已具備下潛到10000m以上的深海進行作業的能力。新發展的深海潛器可更好地應用于海洋礦物與生物資源、海洋能源開發、海洋環境測量等多方面科學考察活動。與此同時,美國、英國、俄羅斯等國均已提出深海空間站構想。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國還在現役潛艇的基礎上,通過新的研發、改裝等多種技術途徑,發展新型的深海研究潛艇,探索水下作業、負載攜帶等技術。隨著海上油氣開采從淺海向深海擴展,大型海洋工程船舶以及水下裝備如深海潛器、水下鉆井設備等受到了國際海洋石油界的關注。
4、超大型浮式海洋結構的研究
在這方面,目前進行最廣泛和深入的是日本和美國。日本于1999年8月4 日在神奈川縣橫 須賀港海面上建成—個海上浮動機場。這個浮動機場于1995年開始研制,它由6塊長380米、寬60米、厚3米的箱型結構焊接而成,上有一條1000米長,最大寬度達120米的飛機 起降跑道。這種機場具有很大的軍事價值,戰時可以作為支持作戰飛機的移動基地使用。美國Weidlinger設計院曾為紐約4號機場設計了FLAIR 海上機場方案,面積達6平方公里(3600米×1680米),包括滑行跑道2條,飛行跑道4條,能夠滿足包括13747大型客機在內的每小時100架次的起降要求。在我國,對超大型浮體結構的研究工作幾近空白,但這并不是說我國的科學工作者對這方面 的國際發展趨勢和動態缺乏了解,而是對在我國進行超大型浮體結構的應用前景及研制的必 要性和戰略意義缺乏認識,在研究經費上缺乏支撐。
綜上所述,著眼于巨大的市場空間,中國近幾年加快了海洋工程產業發展步伐。以自升式平臺為例,截止2014年中國訂單已躍居全球第一位,占比超過30%,而在2006年時占比還只有7%。可以肯定,未來5—10年將是我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實現跨越式發展和快速成長的關鍵時期,吸取國外先進設計技術和建造經驗,盡快從制造底端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的海洋工程裝備模塊設計和制造推進和轉移。以上是海洋工程發展趨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