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國核電設備主管道行業投資分析,五家民企集中獲得資質開啟核電設備制造民營化新趨勢。近日環保部網站公布,下屬國家核安全局批準四川華都、中科英華、青島蘭石、無錫華爾泰和江蘇海獅五家民營企業獲得核電設備設計制造資質,資質有效期均為五年。這是繼2014年12月石島灣、田灣(3、4號機組)核電站獲準開工之后,我國核電建設重啟過程中的又一重大事件。該事件為核電設備制造領域的民營化發展打開了想象空間。現對2015年我國核電設備主管道行業投資前景分析。
核電行業總體壟斷性強。由于核電在安全性方面的高要求,核工業體系中各環節都采用嚴格的資質管理,一般只有少數大型央企持有牌照。我國核工業體系主要包括核電管理、核電站建設運營體系和燃料循環體系。其中核電管理單位為國家能源局和環保部下屬的國家核安全局,核電站建設運營及燃料循環主要由幾大核電集團和公司壟斷。其中核燃料循環只有中核集團和中廣核具備資質;核電站運營只有中核集團、中廣核和中電投具備控股資質,其他單位僅可參股。
設備制造是市場化相對較強的細分領域。雖然總體上我國核工業體系呈現高度壟斷特征,但在核電設備制造環節,由于我國尚處于引進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階段,需要市場化的機制來激活企業技術研發的動力,因此這一領域的市場化程度相對較高。原則上,只要獲得國家核安全局審批的核設備制造資質,民營企業也可以參與核電項目招標。現行的核電設備制造資質管理的法律依據主要是2007年底由環保部頒布的《民用核安全設備設計制造安裝和無損檢驗監督管理規定 (HAF601)》,以及按上述規定編制的《民用核安全設備制造單位資格條件》。
市場化中的高門檻——民企仍難跨越。雖然民營企業申請核電設備制造資質的制度平臺是開放的,但由于技術門檻高,具備資質的企業仍然廖廖無幾。特別是在核安全等級為一級的主設備領域,以往國內僅有數家成功引進國外技術的大型國有企業具備資質,而民營企業主要介入門檻相對較低的核二三級配件領域。
核電設備主管道投資前景報告顯示,傳統競爭格局打破,優質民企突圍。此次五家民營企業集中獲得核電設備制造資質,其重要意義可從兩個方面來解讀:一是開啟了核電設備的民營化趨勢——隨著我國核電建設高峰期的到來,原有生產體系已經滿足不了需求,擴大民營企業參與規模是大勢所趨;二是華都公司成為第三家擁有控制棒驅動機構生產資質的企業,標志著民營企業開始進入核電高端核心設備領域。從投資機會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相關民營上市公司將成為核電板塊下一階段結構性投資的重點,而其中的優質公司將是重點中的重點。
重啟后設備投資高峰即將來臨
我們對核電板塊整體保持中性觀點。日本核事故之后兩年,市場對于我國核電重啟時間和力度的預期曾幾起幾落,對于2020年裝機目標的最高預期曾達到8000萬千瓦以上。去年10月份國務院通過《核電安全規劃 (2011-2020年)》和《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明確2015年在運4000萬千瓦、在建略超2000萬千瓦,2020年在運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的目標。并提出“十二五”期間不安排內陸項目。新規劃對核電發展的節奏表明了謹慎的態度,市場預期大幅下降。但由于有前期大量核準開工的項目為基礎,未來幾年我國仍將進入核電建設投資的高峰期。我們對核電行業總體維持中性觀點。
目前我國已運營、在建、已核準尚未開工和已獲路條的核電機組合計裝機容量為7204萬千瓦,其中已運營裝機容量為1469萬千瓦,在建裝機容量為2940萬千瓦。在運加在建約為4410萬千瓦。如果扣除去年底新開工的石島灣和田灣(3、4號)項目,在運和在建裝機之和為4170萬千瓦,與新規劃2015年目標接近。因此我們假設在建項目除石島灣和田灣(3、4號)外全部在2015年建成。另外,如果假設到2020年,目前已核準或已獲路條的2800萬千瓦項目中除內陸項目外全部建成,并且不增加新的項目,則2020年核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6000萬千瓦,這一數字也與新規劃2020年目標基本符合。因此我們下面的分析將以前述假設為基礎。
設備投資高峰即將到來。核電站建設周期一般為52-60個月,其中第二、三年為設備安裝階段。目前我國在建核電項目已達到歷史峰值,其中大部分項目將在2015年前竣工,因此設備投資高峰將集中在2013年和2014年兩年。按照單位投資1.2萬元/kW,設備投資占總投資50%計算,“十二五”期間要完成的2700萬千瓦裝機容量能夠拉動3000億以上的設備投資額,這一創歷史新高的市場空間將集中于今明兩年內釋放。巨大的市場蛋糕將由居統治地位的大型國企和新進入的小型專業化民營企業來分食。
1)從行業發展角度來說,2011-2014年間,核電行業及核電裝備制造行業出現了重大政策轉變,從"暫停"到"恢復"再至"加緊建設"。預計未來7 年國內核電設備制造商將分享超過3000億元的市場,即7年平均每年核電設備制造市場將高達400億元以上。公司年均至少可以獲得5-7臺機組主管道訂單,即核電主管道收入每年不低于3-5億元。
2)公司憑借其獨特的材料優勢、工藝優勢等核心競爭力,在核電高端裝備制造行業中具備較高的市場地位,同時其材料優勢和工藝優勢在非核電領域具備外延擴張的能力。
3)公司具備武器裝備制造許可資質和相應的技術儲備,并已與相關單位開展合作,預計軍工主管道產品訂單每年至少保有2-5億元。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k/hdsbzgd/18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