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結構轉型背景下,我國環境監測行業保持25%的增速,預計到2020年環境監測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740億元,每年新增的市場規模為90億元,以下是環境監測行業數據統計分析。
環境監測是利用GIS技術對環境監測網絡進行設計,環境監測收集的信息又能通過GIS適時儲存和顯示,并對所選評價區域進行詳細的場地監測和分析。在“十二五”的政策熱潮下,我國環境監測行業發展迅速,2016年行業規模約為434億元,2010-2016年行業復合增速達到22.8%,
2017年,我國環境監測設備行業的總銷售額突破了65億元,同比增長了1.56%。環境監測行業分析指出,隨著國家對環境質量監測要求的不斷提高,監測范圍的不斷擴大和頻次的增加,以及監測需求量大幅上升,我國環境監測行業也持續發展。
2018年,我國新三板環保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環保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235.08億元、202.26億元,均較2017年同期有不同程度上漲。環境監測行業數據統計指出,環保行業企業按照其主營業務收入可以劃分為六個細分領域: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固廢處理與資源化、環境監測與檢測、環境修復以及綜合類領域。
我國監測行業銷售額組成最大的來源是華東地區和華南地區,分別占32.4%和24.8%。這主要是由于首先華東、華南是重要的工業區,本身對于監控設備的需求就比較多。其次,華東華南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政府財政對于監控的投入也更大。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共計銷售各類環境監測產品56575 臺(套),同比2017年增長38.5%,這充分體現隨著“十三五”環保規劃的出臺,以及在各項新的環保政策的指引下,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的市場得到了穩步發展。
目前,我國環境監測行業主要痛點有:惡性價格競爭苗頭已現,環境監測儀器相對落后以及監測人員能力比較薄弱。因三大痛點相互影響與制約,行業若想要實現發展的新跨越,必須同時推進消除痛點,以防出現“木桶原理”的局面。
2019年,將是我國環保產業的重要轉折年,也是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還是“十三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一年。環境監測行業數據統計指出,一方面,國家出臺系列政策推動環境監測網絡的建設、監測遠程化、智能化的實現以及生態環境的科學決策和精準監管。另一方面,2019年《環境保護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等多個環保新政正式落地實施。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是2020年之前我國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碧水、凈土保衛戰的戰略詳圖。此外,生態環境部印發《2019年生態環境監測工作要點》,明確了2019年生態環境監測重點任務和工作要求,提出要創新環境監測體制機制,強化環境質量監測預警,不斷完善“天地一體”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全面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大力推進監測新技術發展,加快建立獨立、權威、高效的新時代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充分發揮環境監測的“頂梁柱”作用。以上便是環境監測行業數據統計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