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保強監管時代下,我國加大對于環境問題重視度,國家環境監測機制逐漸完善,2017-2018年行業收入占比從3.77%增加至3.89%,行業收入規模從75.3億元增加至89.1億元,以下是環境監測行業定義及分類分析。
2018年,是環保產業的重要轉折年,是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十三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一年。一方面,國家出臺系列政策推動環境監測網絡的建設、監測遠程化、智能化的實現以及生態環境的科學決策和精準監管。
環境監測是指環境監測機構對環境質量狀況進行監視和測定的活動。環境監測是通過對反映環境質量的指標進行監視和測定,以確定環境污染狀況和環境質量的高低。環境監測行業定義及分類指出,環境監測的內容主要包括物理指標的監測、化學指標的監測和生態系統的監測。
按監測目的分類可以分為監視性監測、研究性監測;按監測介質或對象分類可以分為水質監測、空氣檢測、土壤監測、固體廢物監測、生物監測與生物污染監測等。
1、監視性監測(例行監測、常規監測):包括“監督性監測”(污染物濃度、排放總量、污染趨勢)和“環境質量監測”(空氣、水質、土壤、噪聲等監測),是監測工作的主體,監測站第一位的工作。環境監測行業分析認為,目的是掌握環境質量狀況和污染物來源,評價控制措施的效果,判斷環境標準實施的情況和改善環境取得的進展。
2、研究性監測(科研監測):針對特定目的科學研究而進行的高層次監測。進行這類監測事先必須制定周密的研究計劃,并聯合多個部門、多個學科協作共同完成。
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統計,2018年上半年,新三板環保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環保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235.08億元、202.26億元,均較2017年同期有不同程度上漲。環保行業企業按照其主營業務收入可以劃分為六個細分領域: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固廢處理與資源化、環境監測與檢測、環境修復以及綜合類領域。
從A股和新三板環保企業空間分布來看,兩類企業分布特征相似,均集中在東部地區,其次為中部地區。2018年集中在東部地區的環保企業有330家,占比為69.77%;中部地區企業數量為89家,占比為18.82%;西部地區47家;東北地區僅7家。
從A股和新三板環保企業細分領域角度來看,2018年上半年固廢處理與資源化這一領域成為環保行業的發展重心。環境監測行業定義及分類指出,而在2017年上半年,水污染治理一直是環保行業防治重中之重。
這與《全國環境監測站建設標準》中存在一定的關系,標準中對我國環境監測站實行分級設置,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一級標準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置的環境監測站、由國家環保總局批準的各專業環境監測站;二級標準為各地級市(自治州)、直轄市所轄區(縣)設置的環境監測站執行。
由此可見,我國近幾年將會安裝煙氣機的企業一直保持著增長態勢,隨著國家政策的持續推動,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在2019年1月1日即將頒布實施,環境監測數據將成為排污企業繳納環保稅的重要依據,企業自主安裝環境監測設備的需求會持續增長。在可預見的今后幾年,環境監測市場仍然會有較快發展,以上便是環境監測行業定義及分類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