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物制藥市場規模由2013年的1618億美元增至2017年的2118億美元,預計2022年將增至3305億美元,該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為9.3%。少數發達國家在全球生物醫藥市場中占有絕對比重,處于產業主導地位。以下對生物制藥行業技術分析。
生物制藥行業技術分析,中國生物類似藥市場規模近年仍相對較小,市場的增長將于2017年至2022年有所加快,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0.9%,并于2022年達到169億元。生物制藥行業分析指出,中國生物類似藥市場的增長顯著加快,其原因主要為:中國生物藥市場通常隨人口老齡化、慢性病增加及中國生物裂藥公司的研發及生產能力提升;其次,能接觸較廣泛患者群體及提升于不久將來獲列入醫保報銷目錄可能性的成本優勢;另外,近年中國建立生物類似藥規管制度及鼓勵生物類似藥的有利政策,大量暢銷生物藥將于近期有所暢銷驅動。
2018-2022年中國生物類似藥市場規模走勢預測
對于生物制藥技術,是判斷一個國家現代生物技術發展情況的重要指標,就目前而言,我國已經將生物制藥技術列入“前沿技術”行列,并將其看做是未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點。新時期下,我國生物制藥技術也逐漸朝著集聚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但是與國外發達國家的生物制藥技術相比較,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對此,必須全面探究我國生物制藥行業新技術的發展狀況,尋找新的突破口,全面加強生物制藥技術發展,縮短我國與國外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現從五大路線來分析生物制藥行業技術。
完整的生物醫藥技術創新鏈是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技術開發和產業化應用、規模化發展的全過程。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關鍵技術突破創新,需要強化技術研發,構建科研機構和院校主導基礎研究、企業主導應用研究和產業化,以及創新成果轉化協同機制的創新體系。生物制藥行業技術分析,首先要增加基礎研究投入,拓寬基礎研究投入渠道,改進科學研究的組織機制,進一步提高研究質量,增強原始創新和引領創新的能力,提高基礎研究質量,夯實生物醫藥技術突破的基礎研究;扶持行業龍頭企業建立技術中心,圍繞龍頭企業的核心產品,建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技術創新聯盟,共同開展關聯技術的研究開發,快速提高研究開發效率;搭建以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為核心的網絡型研發體系,聚集技術創新力量,同時吸引企業以網絡為核心設立研發中心,或可推動由高校、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共同組建的生物醫藥應用技術研究中心,建立創新聯合體,并通過高效的技術轉移服務平臺,推動高校和科研機構與企業創新合作的無縫對接,促進創新成果在網絡內快速轉讓,順利過渡到產業化階段。
生物制藥行業技術分析,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加快推動生物醫藥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突破,需要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繼續實施兩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科院“百人計劃”、教育部“長江學者”等人才政策,吸引并留住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學家和領軍人才,以政府主導投資建設核心技術攻關項目,突出人才、項目和基地的有機結合,培養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工程師。發揮政府資金的導向作用,通過設立生物醫藥腫瘤免疫治療、液體活檢、基因編輯技術、基因測序等細分前沿領域的青年研究基金,發掘、鼓勵最具潛力的青年科研學者培養具有較強創新活力的生物領域青年創新型人才隊伍。以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為契機,發揮核心領軍人物的凝聚力,借助其人脈網絡資源,帶動造就一批創新創業高端人才隊伍。
生物醫藥產業投資具有高風險、周期長的特點,因此持續的大量的科研資金投入是保障技術創新的必要條件。生物制藥行業技術分析,要充分發揮政府、PE/VC投資機構、企業等投資主體的投入積極性,構建多元化的的創新投資體系。創新政府財政資金的投入方式,建立政府性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基金,重點用于生物醫藥領域重大基礎技術的研究開發、產業關鍵和共性技術研究以及技術服務平臺建設,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導向作用;完善風險投資介入機制,激活風險投資;完善信用評估與擔保體系,構建針對處在不同產品階段的企業價值評估體系,打破融資偏好支持產品開發成熟階段的局限,滿足創新型中小生物技術企業的融資需求,充分發揮投融資市場對生物醫藥創新的支持能力;以稅收優惠等政策鼓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的強度,發揮企業在研發中的投資主體地位。
生物制藥行業技術分析,制度創新是技術創新的關鍵,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兩輪驅動”,才能最大限度釋放創新活力。結合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環節需經過多項嚴格審批流程、知識產權是生物醫藥技術創新實現收益的保障等創新發展的制度需求,探索審批審評制度改革,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創新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建設,大力推動創新資源交易制度創新,推進創新要素交易便利化,以制度創新促進技術創新。
生物制藥行業技術分析,構建數字化專業創新服務系統。生物醫藥企業專業服務需求貫穿在其技術創新、研發服務、生產服務、檢驗檢定、審評服務等企業研發生產的各個環節,涉及到技術、人才、資本、信息等多種服務,當前主流的專業技術服務模式是構建區域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推動技術、人才、資本、信息與情報等創新要素的數字化,打造數字化的生物醫藥專業服務平臺系統,構建生物醫藥產業數字化的創新生態。通過產業數字化生態系統,能夠實現區域生物醫藥創新要素和創新實力的摸底,同時能掌握全球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資源的最新分布,實現創新要素的全球鏈接,精準對接全球創新人才、創新技術和創新資本等資源。
生物制藥行業技術分析,我國生物制藥公司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勢必會朝這一趨勢發展,通過外包方式進行新藥開發,將技術較強的研發內容分包給具備研究實力的小型公司來完成,充分發揮小公司在某些領域的技術優勢,共同開發新藥,大大提高新藥開發效率,使新藥研發周期縮短,實現技術與資金互補。